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前一首诗是唐杜牧的《清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名篇,而后一首则是唐韩翃的《寒食》。这两首诗说的是同一个节日,清明节。清明节对于北京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这天,北京人都要忙着祭祀先人,要在家给祖先牌位摆贡品,要给先人们磕头、上坟、烧纸。可以说,清明节最重要的是就是祭拜先人了。而清明节又叫寒食节,每到清明节前后这几天,北京人家家户户不起火,不吃热东西,而是吃前些天预备下的冷食。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柳树开始长出嫩枝,因此,北京人还有在门上插柳的风俗。说了半天,清明节期间的祭祖、吃寒食、插柳,都是为了纪念一个人。北京夏令营在线报名>>>
春秋战国时,晋国人介子推,曾经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救了后来的晋文公。后来,介子推与母亲不愿接受晋文公的封赏而躲入绵山,晋文公为了让他出山而放火烧山,最终介子推与母亲被烧死在绵山,晋文公大悔,定烧死介子推之日为寒食节,举国不能生火。清明最初不是节日,而是一个节气,而寒食节由于与清明很近,慢慢演化下来就与清明合二为一了,因此,这天叫清明节也行,叫寒食节也行。
虽然说清明节也就是寒食节不能动烟火,但是北京人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是一定要给故去的人烧纸的。北京人过清明节是一定要烧纸的,而清明节烧纸也很有讲究,选一十字路口,在地上画一个不封口的圈,在里面堆上一堆纸钱,叫着故人的名字,把这堆纸钱点着,然后在圈外面再放上一堆纸钱,这堆是给野鬼的,怕野鬼抢了自家故人的。
清明节烧纸这种风俗故老相传,早已成为北京人过清明节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