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心航线夏令营小编了解到,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一个《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竞赛活动管理的意见》,我认为还是挺好的,需要规范,客观的讲,目前北京的杯赛是“过火”了,需要适度“降温”。因为精英教育是针对少部分的学生,即便是考虑到中关村人才荟萃和优秀基因的遗传因素也不该这么多人同时报考奥数杯赛。但是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数学竞赛,比如华罗庚金杯赛、全国小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北京的迎春杯数学竞赛等等就不应该年年都要审批了;即使需要如此,那么教育主管部门没有特殊原因不批准这些竞赛的话,其实也是一种滥用职权的行为。
2005年1月5日的《北京晚报》第6版上有这样一篇报道《市***查处“迎春杯”竞赛——名校数学杯赛全部违规》,看后有些感想。办这样的数学竞赛是要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没错;但是我想也不是说从2003年的文件颁布的时候开始,所有原来的数学竞赛就一夜之间变得都不合法了,这恐怕也不合适。可能这一次迎春杯的组织者是没有申报,也没有得到审批,是有错误,但是也不必说成什么“违规”,摆出一副“为广大学生减负”的正义面孔说要“查处”,还把“奥数”诬蔑成“数字游戏”,即使是数字游戏,也不一定是什么所谓的“无效学习”吧。
我想问的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已经办了19届)的数学竞赛如果当初申请了,那么市***就会批准吗?如果会的话,那么现在大可不必大张旗鼓的宣称“违规”,而且这样一个年年举办的影响深远的竞赛其实本应该可以把审批手续做的简略一些,甚至开绿灯的,现在这样的处理让人觉得像是权利受到了忽视后的恼羞成怒;如果不会的话,那就更不对了,连这样的迎春杯都被取消了的话,估计其它的比赛也都不能被审批了,那么干脆下个文,一刀切,说所有数学竞赛取消就得了吧,多有气魄,反正也不会批准了。
说到这里,得给迎春杯正正名,听说迎春杯也出现过泄漏题目的恶性事件,现如今迎春杯的获奖也的确成为了进入重点中学的一个有分量的筹码,但是这并不是迎春杯本身的错,19届了,难道一开始出来的时候就是重点中学的通行证吗?我想并不是的,多少年来,迎春杯获奖的确可以代表该学生数学学习好,这样的一种印象和口碑才使得重点中学愿意接受迎春杯获奖的学生。这是一种客观形成的事实,到了现如今,迎春杯却好像成了众矢之的,这是不公平的。《北京晚报》建议迎春杯纯粹变成一种科普活动,这倒是不需要审批了,但是所有杯赛竞赛都这样的话,那么重点中学如何招生?是仅凭该生小学阶段的成绩单,还是仅凭原来老师的溢美之词?好,重点中学就会自己举办招生考试,其实现在北京的园明杯、同方杯、资源杯、成达杯不都是这种性质的吗?顶多以后不叫杯赛,直接叫招生考试得了,也不需要审批,大家都省点事,行不?
上面曾经说过,上海要“叫停”奥数,立刻就有人跟风,说什么“小学生的减负已经叫了多年,如果小学奥数可以叫停,减负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还讲什么“就此而言,上海的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上海的做法?那就是“叫停”,“一刀切”罗?可以啊,现如今这行政命令还真是胳膊拗不过大腿,那就停吧,最好把重点中学的招生考试等等也都停了,而且要求老师只评“优良中差”,其中还以优为主,试卷分数也不公布,义务教育阶段最好也不要考试,大家嘻嘻哈哈的混日子。突然有一天,等大家一起来到中考的门槛前,或者干脆中考也取消了,但是高考总不能取消吧,北京的都上清华北大,还是海淀的都上清华北大都不合适吧?好,到了那一天,我们再区分高下,拼个你死我活。就好像一帮少林寺的弟子,自从入寺,每天学武,老师都是老好人,不打不骂,对弟子一视同仁,从不开小灶,但是到了18岁那年,突然告知互相之间要进行一场决斗,最后就只会剩下其中的一小部分继续学武,其他的大概不是会死就是会残。你说说看,他们敢不用功,能没有负担吗?同样的道理,作为家长能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孩子在过中考或高考独木桥的时候成为被挤下水的其中那一个吗?简直是笑话。
这样的做法只是“掩耳盗铃”而已,把竞争往后移了几年,但是其惨烈程度却不降反升,因为没有前面的初步筛选。负担由地上转成了地下,其程度丝毫不会减轻,甚至会更重,只是表面上还真可能会浮现出一派“素质教育”的美好景象而已。
大学扩招亦是如此,把就业的压力拖后几年罢了。就拿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来举例吧,原来几十人,完全是按照培养数学家的标准来培养的;现在几百人,如果再按照那种标准来培养,一定会死人的,怎么办?只能折中将就。长此以往,当然会影响中国的数学事业,可这又是谁的错?大环境使然。
另外,就我所知,现在这些重点中学好像都办有自己的培训班,如果真的连招生考试都被取消了的话,那么这些培训班我想又该火爆了,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可能也只有在这些培训班中去选拔该学校的重点班了。这就是所谓的“减负”吗?连原来可以进行的公平选拔的机会都被粗暴的剥夺了,这样除了让广大的学生又多了几个要去上的“培训班”之外,就剩不下什么了吧。
只要不是学校硬行拉着去上的奥数班,也不是为了偷听点考题或其它无奈的原因而不得不上的奥数班,现在各种开办的校外奥数班的存在就都是合理的,其收费也是市场操作的结果,如果真要拿出“计划经济”那一套当头棒喝的话,我想可能离“停滞”,“萧条”就不远了。改革开放到今天,有关部门的领导可能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我想车轮滚滚,可不要又一朝回到二十年前啊。
同时,我也大声的呼吁,要让学生和家长可以大胆、自由的选择奥数辅导班,而不是像现在的有些奥数培训班那样,带有官方或者半官方的性质,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特权”,不上都不行:要么把一些重要的奥数考试、竞赛的参赛名额据为己有,要么乘着职务的便利,泄漏竞赛题目给自己班的学生,以保证自己奥数班的“优势”地位,甚至就直接和某某中学的重点班招生挂钩,优先录取等等。这样就相当于变相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搞得疲惫不堪,有苦说不出,同时这种行为也极大的损坏了“奥数”及广大奥数工作者的形象,“奥数”本身可能也会因此背上不好的名声。
因此,我们呼吁,奥数竞赛组织者、出题者的权利也应该受到全社会的监督,考试这样一种现今看来最公平的竞争方式,这样一块仅存的“净土”不容许受到玷污。这才是我所谓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