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公布,有10大类83个项目入选,剪纸民谣“上海花样经”就位列其中。“花样”指的是剪纸,“花样经”则是剪纸艺人们唱的民谣和口诀,它们朗朗上口,极富民俗色彩,但现已很少听到。20多年来,上海的剪纸艺人郑树林四处寻访,发掘抢救,希望让几乎失传的“上海花样经”能够重见天日。
好看的不仅仅只是这些花样,“花样经”的曲调也是娓娓动听,时而快速欢悦,时而徐缓凄楚,歌词的内容大都是花样的图解说明,与剪纸的内容紧密的结合,用现代人的说法那就是诗配画,或者画配诗。
“剪刀动来花样出,大小妞绣花样要看样,花鸟虫鱼样样有,排不齐花样不要紧,红纸拿了我手上,啥个花样都能剪。天上飞格鸟,地上奔格马,还有水里的胖头鱼。只要侬能讲得清,选中个花样我会剪,如果侬要悄悄讲,格么心里一定有花样,大小尺寸侬讲讲清,明朝再来看一看……”
当年的剪纸艺人在上海走街串巷,一个小木箱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剪纸花样,到一个地方打开让人挑选,边剪边唱,吸引着喜欢花样的老老少少。买上一张,一为欣赏,二是为绣花、雕刻或用作红白喜事的窗花、礼花、喜花。
每个艺人都有自己的花样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会有不同的花样和口诀,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剪纸祝福。祝贺小孩出生及结婚嫁娶的剪纸统称“喜花”,为老人剪的则称“寿花”。这些剪纸或贴在窗户、墙壁上,或贴在礼品上,或作为绣样,绣在衣服、鞋子上。
花样经传承着历代剪纸艺人的剪纸技艺口诀,讨口彩的唱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花样背后的故事。只是,现在能唱出花样经的上海艺人越来越少了,边剪边唱的传统剪花样形式也濒临消失,亟待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