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笔顺的抽象认识。书法夏令营通过书籍了解到早在东汉,蔡邑的《九势》已经涉及“势”的美学范畴,这里的“势”包括笔势和形势。在笔势方面,他要求每一笔的起、收、疾、径合乎一定的规范,要能表现出生动有力的笔势。在形势方面,蔡邑认为一字之中点画的联系和安排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要求在点画之间不失去有机的统一,如此点画与点画之间便产生了运动的气势。虽然他并未提及笔顺,但相对固定的笔顺有助于将书写的经验保留下来,有助于习字者了解点画间的关系和写出运动的气势,蔡里的美学追求中己隐隐对笔顺提出了要求。
梁武帝有《观钟繇十二意》,十二意括“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损”、“巧”、“称”,是梁代有代表性的书法理论体系。这里“平”为横画,“直”为纵画,“均”指笔画间的间隔,“密”指笔画之紧密,体现了他在偕书习得方面对点画和结构的重视。同时钟繇又提出“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他认为书法的美感建立于笔的运动当中。结合来看,钟县的意思是书法家应当重视点画间的彼此相顾、结构上的疏密停匀,在这样的前提才能使写出的字美观。这里也隐含着对笔顺的要求,因为笔顺是在点画的运动中产生的,对楷书来说,规范的笔顺记录了点画流动、配合的方式,能够是美的经验的凝固。
虽然晋人在书法上尚意重韵,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进一步阐发,他认为“意” 一一即作者的意趣一一是书法创作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用笔的变化、结体的错落便成为必要的手段。但是当时人也重视书写的规范,如王羲之在《书论》中说:“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想要“平正安稳”地书写,规范的笔顺必不可少。从三者的书论可以看出早期的书法家已认识到点画的合理搭配、布置对于将文字写得平稳、美观的重要意义,后来人论述点画、结构也大多是对此进行具体的阐发,大体来看,古人对点画同笔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