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里

国学夏令营 | 2015-01-05 09:16:17
摘要:屈原自沉汨罗,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他坎坷而忧愤的一生。然而,肉体的毁灭却正是辉煌精神和伟大人格诞生的标志,诗人以死的悲剧启迪着后人去思索生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一个被漫长的历史所充分肯定而又很少有人可以企及的人格类型,其核心的层面是什么呢?屈原人格的特质,也就是区别于其他人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回答,而主要集中在爱国精神、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忧患意识等方面。但我认为,屈原人格最本质的东西不是爱国精神,因为那是一种几乎所有人都具有的普遍的情感倾向,我相信,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成员,绝大多数都会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同时也不应该是人们所说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因为这两者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主流的价值观念,在儒家思想熏染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部分人都把对天下苍生的责任当成自己的应有本分,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古训,也会伴随着启蒙开始的教育,融入人的血液中。因此,这两者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认为,屈原人格的核心层面,不是爱国精神、责任感或忧患意识,而是一种超出世俗与常人的独立意识。
  要说屈子的独立意识,首先不可避免要谈谈他的“独醒”与“独忧”,因为此二者与他的“独立”精神实在是密切相关。
  《楚辞·渔父》记载,屈原被流放之后,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在江潭边沉吟、徘徊,一位打鱼的老人问他何以至此,他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独醒”,实际上是一种超出常人的意识和洞察力,一种把握时代脉搏和预测未来的超前意识。可以说,它是屈原实现完美人格的前提,也是他走向自沉悲剧的起点。屈原融楚国地方文化和中原文化为一体,集热烈情感与理性哲思于一身,他的才能、识见,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同时代的楚国人。这种超凡的个人素质,使他能够明察天下大势,预见楚国的前途和个人的命运。假如屈原置身于与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也许他的才能可以通过安邦定国的常规方式得到发挥,从而实现他梦寐以求的“美政理想”。但楚国内部的政治环境非常黑暗,楚王昏庸,奸臣当权,外面又面临着强秦步步紧逼所带来的压力。内忧外患挤压着他,苦闷焦灼纠缠着他,使他承载着比普通人要多得多的忧虑和心理重荷。
  事实上,无论在哪个时代,独醒者永远是痛苦的、忧伤的,他们注定要与世俗社会产生剧烈的冲突和矛盾。无知者无畏,糊涂者无忧。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只要喝了两口酒,吃了两颗茴香豆,就唱着“手执钢鞭将你打”,回到土谷祠倒头就睡,绝对不会失眠。所以中国有“难得糊涂”的古训,意思就是不要自寻烦恼。屈原是非常清醒的,同时又是非常认真的,他做不到刻意的“糊涂”,所以他的忧患非常深广,这里面既有年华老去、事业难成的叹息,有对楚国危亡的担忧,也有对生存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忧思,这种忧患意识,使屈原的独立精神具备了更为强烈的悲剧性。
  屈原在《橘颂》中写道:“后皇佳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这里的“橘”,正是屈原的自我写照,“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精神,正是屈原人格的核心内容。在《渔父》中,渔父劝屈原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大意是说,聪明人不要太拘泥,应该通达,随机应变,举世皆浊我亦浊,众人皆醉我同醉。
  在《离骚》中,与“渔父”持有同样看法的则是“女媭”。女媭,有人说她是屈原的姐姐,有人说她是屈原的侍妾,不管怎样,她都是屈原很亲近的人。她苦口婆心地劝说屈原:“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大意是说:你为什么那么爱说真话,注重修养,追求纯洁美好的操守?社会上到处是随波逐流的俗人,你为什么不也这样做呢?世俗人们不可能挨门逐户去解说,谁会真正懂得你的内心?所有的人都在互相吹捧,结党营私,你为什么不听从我的劝告呢?在这里,女媭连用四个反问句,以一种非常严厉的语气,质问屈原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地坚持个人的操守,而不混同世俗,随波逐流。
  无论“渔父”还是“女媭”,他们都是善意地希望屈原通达权变,调整自己的处世态度,与世俗社会和谐相处,以求自身的平安。但屈原的回答是,我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为保持纯洁的节操,“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宁愿投身汨罗,失去生命,也决不向世俗屈服。这就是屈原的独立人格!
  屈原的独立人格,主要指他为保持人性的尊严,而决不与世俗妥协同流的高峻和超拔。屈原的特立独行,与世俗环境是根本对立,无法相容相安的。好嫉妒的同僚攻击他,培养的学生背弃他,就连关心他的亲人也不理解他、指责他。因此他将批判的枪矛对准了整个世俗社会。在他看来,除了重华、彭咸等几位古人可引为同道,比干、伍子胥等人的遭遇值得同情外,一切皆丑恶。这种对整个社会普遍的、绝对的否定与排斥,使屈原的作品充满了浓重的孤独感和自豪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世浑浊而莫我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的形象,就是超脱于世俗之上、鹤立鸡群的形象,因此有些研究者说他具有一种“拜伦式的高傲”,也就是一种贵族式的高傲。
  为保持现状的稳定,世俗社会对少数超前性个体,往往有一种排斥的内在机制,从而使这些少数的“天才”,很难避免被扼杀的悲剧。为了防止这种悲剧的发生,很善于总结生活经验的中国古代哲人,给了人们很多的告诫。老庄“柔弱胜刚强”“介于材与不材之间”,是要求人们以退求进,保全自己;儒家“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说无论显达,还是困窘,都要适应环境,顺其自然;等等。这些策略性原则,都是要求人们主动调整自己,去适应社会环境。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几乎都是这样去实践的。而屈原却冲破了儒、道两家处世哲学的藩篱。他一生所追求的,不是对环境的被动适应与中和,而是对环境的改造与抗争,是“我”之美善与“众”之丑恶的对立和斗争。后来班固批评屈原“扬才露己”、“狂狷”,扬雄说屈原应该“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正是从反面对屈原独立意识的肯定。
  我们知道,个人的力量相对社会环境是非常渺小的,比如我们都明白说假话不好,但我们还在不断地说,因为全说真话会招致麻烦甚至带来祸患,所以我们很难“免俗”。《楚辞·渔父》中写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水清就“濯我缨”,水浊就“濯我足”,随机应变,游刃有余,这就是世俗所赞美的“达人”。屈原却不是这样,他明知个人无法与环境相抗衡,但他仍然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决不以对恶劣环境的让步换取任何实际的利益,或生活的转折。这种个人与环境的剧烈冲突反映在他的诗作中,表现出一种格外能打动人的悲剧崇高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也是极为可贵的。
  屈原的独立精神,是一种以较高文化素养为基础的,纯而又纯、容不得半点儿瑕疵的人格类型,它远远地超出现实和世俗,无论在哪个时代,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都不可能全面仿效,但作为一面精神旗帜,一种人格理想,特别是经由“自沉”这种极端方式的渲染与高扬,屈子人格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并对后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其实他有好几个选择:其一,他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观点,与当时的主流(怀王、上官大夫、郑袖、子兰等)进行适当的妥协,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和追求,让他们重新接纳自己,从而得到高官厚禄,过优越的生活;其二,他可以隐居山野,忘却世事,过一种闲云野鹤的逍遥生活;其三,他可以出国去发展,“楚材晋用”,凭其才能,足可在异国安身立命。可是他不愿妥协,不愿隐逸,也不忍心离开自己的故国,那么他只有投江自杀了。他的死是对社会的抗议,是对操守的坚持。

上一篇:屈原的“乡国之情”与爱国主义精神

下一篇: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屈原其人?

热门推荐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