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是陆游的名句,从中可知,宋代的都市中已普遍出现了叫卖声。叫卖,亦称吆喝,是一种初级的广告形式,在商业不发达的时代,这是生意人广泛采用的一种推销方式。北京夏令营在线报名>>>
叫卖本是商业的行为,但随着城市发展,渐渐也沾上了文化的气息。元杂剧中有“货郎儿”的曲牌,很可能就是模仿自叫卖的曲调,此外,“乌夜啼”“春莺啭”“康老子”“得宝歌”等,都可能是从叫卖中发展而成。此外,“水仙子”“节节高”“芙蓉花”“甘草子”“催花乐”“荼蘼香”“青杏子”“油葫芦”“寄生草”“四季花”“蔓菁菜”“卖花声”“梧桐树”“行香子”等,都与叫卖息息相关。可见,叫卖虽俗,却为艺术的创造提供了丰厚的养分,不可等闲视之。
叫卖中蕴含着深厚的积累,好的叫卖声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明清两代,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四方辐辏之地,商业繁荣,给叫卖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记载,明代北京叫卖已成规模。清代内城被八旗占据,汉人非功不得住内城,商业店铺无从立足,内城人们日常生活只能依靠庙会、游商,这进一步刺激了叫卖的发展。到了清末民初,北京叫卖发展至最高峰。
吕方邑在《北平的货声》里说:“春天深了,‘水杏儿八达暖……’巷口一声喊,立刻就让一群小孩给围上,一个一个的,一会儿,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青青的杏子,—把把的蜜糖,吃得津津有味。”“夏夭的中午……卖冰激凌的就来了:‘冰儿激的凌来,雪又花来落,又甜又凉来呀,常常拉主道。’‘玉泉山的水来,护城河的冰,喝进嘴里头呀,沙沙又楞楞。’‘盛的又是多来,给的又是多,一个铜子来,连吃还带喝。’‘一大钱一碗来,您就尝一尝,多加上桂花呀,多加上白糖。’”
与其他地方相比,老北京叫卖有着鲜明特色,即儿化音多、拖音长、语言幽默、一气呵成,此外不同货物叫卖方式迥异,风格多样,令人百听不厌,仅目前保存下来的叫卖声就有600多种。
除了单纯靠嗓子外,老北京叫卖往往配响器,不同行业响器不同,比如粘扇面的以线绳扎小铁铃数串,发出哗啷哗啷的声响;卖炭的摇货郎鼓;卖煤油、香油、酱油、醋的敲大木梆子;卖豌豆黄的敲铜锣;卖日用什物的敲葫芦瓢;卖铁壶的敲壶底;剃头的拨动“唤头”;卖酸梅汤、玻璃粉、桃脯、果子干的,敲两只“敲冰盏”;磨剪刀的摇晃连在一起的五片铁叶……
遗憾的是,随着城市发展,游商日渐消失,叫卖亦渐行渐远。这其实并不奇怪,当年伦敦等外国城市也曾有好听的叫卖声,如今早已失去,连资料都没留下来。发展总要付出代价,叫卖的失去也算其中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