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民俗文化

北京夏令营 | 2015-03-19 15:48:38
摘要:北京“京味儿”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就是胡同和四合院。过去北京的胡同遍布京城,老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

     北京曾有胡同6000多条,若是把这些胡同都连起来,其长度并不亚于万里长城。现时,北京市内旅游热点均可见到装饰花哨的“黄包车”,主要供胡同游或是观街景,特别适合逛北京老城区的时候租用,但价格不菲。一般游客亦可考虑自行车的租赁服务,自由的穿梭于老城区胡同中,体验北京平民的文化生活,会有不少出奇不意的经历。

    天桥是劳动人民的活动场所,天桥市场形成于清末至民国初年,这里也是许多艺术家的摇篮。天桥早期的茶园有泰轩园,万胜轩,天乐园,开桂园,小桃园,小小戏园,小吉祥戏园等,规模小,设备简陋,以演曲艺,杂耍和评戏,梆子为主。有“天桥马连良”之称的梁益鸣,组织了天桥京剧班,长期在天乐戏园演出。新天桥剧场于2001年建成,位于北京龙脉中轴南端,这里东临天坛公园,与自然博物馆相街相望,南有先农坛,北与前门商业街、琉璃厂文化界遥遥相对,被誉为新世纪北京城南的一颗文化明珠。是首都唯一的一家专业歌剧、芭蕾舞剧场、高质量的建造声学、灯光、电声设计足以满足任何大型歌舞、戏剧和交响乐的演出要求。
    京剧戏园从中国戏曲发展历史来看,到清代初期,称为“雅部”的昆曲开始衰落,而称为“花部”的各地方剧种蓬勃兴起。因剧种增多、剧团增多,观众范围也扩大了,剧场也随之增多。清初许多私人宴集之所开始对外营业,称为“茶园”、“酒园”或“戏馆”。解放后,对北京旧戏院相继进行了重建,增添了许多新设施,使之面貌焕然一新,多数改称“剧场”。同时,兴建了一批新型剧场。解放后新建的第一个剧场是石景山剧场,建于1952年;新建的第一座歌舞剧剧场是天桥剧场,建于1954年。

上一篇:老北京传统文化--吆喝

下一篇:北京民俗风情---提笼架鸟

热门推荐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