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食其力,个个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土,这块乐土叫“挑花源”。陶渊明并为此写了首记叙并咏歌其乐土的诗《桃花源诗并序》,其序就是中国古代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记》。这个桃花源本是大诗人为困顿中的中国农民寻求出路而虚构出来的乌托邦,但人们想到也许就像曹雪芹的《红楼梦》一样,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影子。桃花源也应有自己的原型或参照系。这篇《桃花源诗并序》尤其是《桃花源记》太有才了,因而因此历代文人对此原型地的攀附记为记是在中国目前叫桃花源的地名有很多,湖南常德、湖北十堰竹山县、江苏连云港宿城乡、安徽、台湾、重庆等地都有桃花源。有人统计,全国与此有关的景点有十四、五处之多,如湖南常德桃花源,九江星子县桃源,安徽黟县西递桃源,四川酉阳县桃源洞,福建龙溪有桃源墟,武夷山有桃源洞,江苏泗阳桃源驿,浙江天台桃源洞,山东曹县有桃源集甚至连云南、贵州乃至东北在晋代还是蛮夷之地也有以桃源命名的名胜。所以有人感慨说:“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辩仙源何处寻”其中,与《桃花源记》所描述最相似或是陶渊明行迹最接近能的地方主要有三处:湖南常德桃花源,安徽黟县西递桃源和九江星子县桃源。下面依次进行考析:
湖南桃源县桃花源
位于湖南省桃源县的桃源山。说这里是《桃花源记》原型或参照地的主要依据有三:一是《桃花源记》中开头就是“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而桃源县在晋代就属武陵郡。其历代沿革是:夏、商两代,这里属百濮;周朝时,楚子封于百濮,将这一带改为“黔中”,桃花源即在黔中境内;春秋后期,楚平王(前528—516年在位)在今桃源县境内筑了采菱城(一说黄楚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黄歇初封于武陵。秦代在此置临沅县;东汉建武二十六年,从临沅县中析置沅南县,隶属武陵郡,桃花源属沅南县。三国、两晋、南北朝,桃花源的隶属均未改变。所以《桃花源记》中这位晋太元中捕鱼为业的“武陵人”是有可能到过沅南桃花源,并产生某种传说的。
二是历代地理志书和文人咏歌中多认定此处是《桃花源记》原型或参照地。就在陶渊明作《桃花源记》的晋代,这里的桃花山上就建有“桃源观”(明陈洪谟《嘉靖常德府志》)。到了唐代,废武陵郡,改朗州,合临沅、沅南、汉寿3县为武陵县,桃花源属武陵县。将“武陵”直接与“桃花源”联系起来。又在桃花源重建桃花观,并免除附近20户农户的徭役,以奉洒扫。玄宗天宝七年(748)夏五月十三日,又增至免除附近30户赋税,永充洒扫,守备山林。到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桃花源以道观为主的建筑群已具一定规模,并由官方确定下山界范围,据狄中立于会昌元年(841)所撰《桃源观山界记》称:“东西阔七里,南北长九里,东至厮罗溪五里,西至水溪二里,南至障山四里,北至沅江五里”。这里已成为道家的洞天福地,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记》云:“三十五洞桃源山,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马玄光之天,在朗州武陵县。”在此处桃花源留下诗文的唐代名人多达四、五十人,其中有孟浩然、张旭、王昌龄、王维、李白、刘长卿、韩愈、王建、刘禹锡、杜牧、李群玉、章碣等。特别是在元贞元年(805),著名文学家刘禹锡在革新失败后,被贬到任朗州任司马,曾常到桃花源游览,写有长篇歌行《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桃源行》等诗作,并题有《桃源佳致》刻碑。在《桃源行》中,诗人用诗的语言重复了陶渊明在散文中叙述的故事,最后感叹说:“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其中对世道浑浊和世人不悟的慨叹可能也包含改革失败后自己的人生感慨在内。《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写自己中秋之夜在桃源山赏月的情景,其中有桃源明月月之夜清幽景色的描绘,更有畅游天界的浪漫幻想,其中“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等句,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似乎也与当年在中央推行改革的历史记忆和事后的感慨!
宋太祖乾德元年(963),朝廷把有名胜古迹桃花源的沅江中下游两岸地域从武陵县析出,另置一县,并以“桃源”为县名。其后不久,朗州改名为鼎州,桃源县及境内桃花源遂属鼎州。乾道元年(1165),鼎州改为常德府,桃源县及所辖桃花源随之属常德府。从这个建置,从宋元一直维系到明清。从宋初开始,开始在桃花源广建道观。太宗淳化元年(990),朗州官奉诏修建在桃源山建望仙阁,以附和《桃花源记》中的仙境传说,此时的桃花源已成为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一。徽宗政和元年(1111)又加以扩建,依山建上、中、下三座道观共1330楹。宋徽宗御笔亲赐“桃川万寿宫”匾额,设提点掌管,此时历代文人咏歌的诗文已积累很多。绍圣三年(1096),田孳将历代诗文由晋至宋咏歌桃源的诗文编纂为《桃花源集》,共四卷,这是与《桃花源记》有关的第一部诗文集。该文集于南宋高宗绍兴初年(1131—1140)和孝宗淳熙七年(1180),又先后两次增订诗文篇数增至23二百五十多篇。整个宋代,先后有张咏、梅尧臣、张颙、王安石、苏轼、秦观、黄庭坚、胡宏、朱熹、陆游、姜夔、谢枋得等几十位诗人加入了湖南桃源县境的桃花源大合唱。
元代也有不少著名文人如张斛、元好问、许衡、吴澄、刘因、揭傒斯、萨都剌、傅若金等来此游览题咏,写下了不少关于桃花源的诗文。元末因兵燹此处毁为一片废墟。明洪武十二年(1379),桃源观住持道士尚维德在废墟上有所兴建,后道士龚贵乡继续兴建。明景泰六年(1455),湖南巡抚李某赞助住持道士谢智常在桃源观旧址建殿数楹。此后成化十八年(1482、)弘治十四年(1501)、正德十三年(1518)、嘉靖四十年(1561)、万历三年(1575)、万历三十二年(1604)、天启年间(1620—1927)以及清代的乾隆八年(1743),道光二十五年(1845)咸丰元年(1851),同治元年(1862)、光绪十四年(1888),常德和桃源县地方官或道观主持对桃花源内桃源观、渊明祠、问津亭、桃源洞口等建筑名胜皆有修葺或增扩。至清代为全盛。整个清代,文人墨客、士宦名流更是纷纷亲往桃花源寄咏或遥寄相思,仅有史料记载者就多达百余人,其中较有名气者如陈士本、罗人琮、李渔、查慎行、俞益谟、王文治、张百龄、陶澍、石达开等。其中乾隆所写的两首诗(《拟桃花源中人送渔郎出源》、《拟渔郎复至桃源不复得路》),均以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为本进行咏叹抒怀。清代间,从乾隆十九年(1754)到道光二十六年(1846),不足百年间,就先后有桃花源大士阁住持僧一休、武陵秀才唐开韶和武陵庶吉士胡绰,相继编成《桃花源洞天志》、18卷本《桃花源志略》和13卷本《桃花源志略》。为研究《桃花源记》提供了系统的学术资料。
湖南桃源与《桃花源记》关联在现当代也得到诸多首肯:民国元年桃源大士阁毁于火,民国三年(1914),桃源知事杨瑞鳣赞助主持修梅道人李贯在大士阁故址修建观宇,规模比原大士阁有所扩大,题为桃花观,并将大士堂改名为“古隐君子之堂”,以奉祀陶渊明。士人杨瑞鳣又精选《洞天唱和集》中古人名作勒石20余方嵌壁;民国三十二年(1943),在县人国民党中委覃振及省参议长唐伯球的倡议下,于桃花山头门建桃花源牌坊。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湖南省公布桃花源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湖南省文物部门拨款修整穷林桥、菊圃、玩月亭等建筑,并对桃花源其它古迹进行了修缮和油漆。1976年底“文革”一结束,桃花源文物管理便恢复工作,重修了十年动乱中剥落破败的桃花观山门。1977年,县政府拨款修复豁然轩(原名豁然亭)、延至馆,油漆遇仙桥。1980年,湖南省文化厅拨款整修菊圃,建桃源佳致碑亭。随着改革开放后旅游业的兴旺,湖南桃源更成为热门景点,政府部分更投入大把银子:1987年,湖南省政府公布桃花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列入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内。省文化部门拨款40万元,修复高举阁,1990年竣工。1991年,批准成立了湖南省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由原来的股级单位升格为副处级管理机构。1991年冬至1992年春,完成了第一期修复开发工程,修复和新建了桃花源跨国道大牌坊、渊明园、桃花湖、刘禹锡草堂、咏归亭、花影亭、双星亭、五柳湖、水府阁(又名黄闻阁)、问津亭、黄闻山庄、秦人洞、豁然台、秦人居、竹廊、公议堂、奉先祠、延至馆、自乐桥、余荫堂、奇踪馆、傩坛等景点。1992年冬至1993年春,完成了第二期修复开发工程,修复和新建了桃川万寿宫(上宫)、天宁碑院、悠然园、忘岁园、八仙亭、秦城、秦人古道、玄亭等景点。此外,还修建一批供食宿的宾馆、餐馆等旅游设施及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1996年第三期修复开发工程开始。修复、整修和配套了一部分景点,包括桃林、菊圃、渊明祠、集贤祠、桃花观、水府阁观景台、桃川宫、天宁碑院、沅水风光线等处。三期工程共投入资金2亿元,修复开发景点88个。
与历代对湖南桃源与《桃花源记》关联的首肯,一些方志或工具书,也以此为据,将《桃花源记》原型或参照地定在湖南的桃源县境内,如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今人臧励龢《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辞海》等。《辞海》在有关“桃源山”条目下注为:“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下有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白马洞”,“是东晋陶渊明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三是地理环境和风景似《桃花源记》的描述。根据《桃花源记》的描述,符合“桃花源”的地理和景色特征至少要有五点:有一条河溪,两岸皆是桃花,河溪的尽头是座高山,高山有洞口(“小口”),洞口外别有洞天(世外桃源)。湖南桃源县的桃花源与此特征基本符合:桃花源所在的桃源山,北为武陵群峰,南临沅江,山涧有一条小溪,经桃源川流入沅江,沿溪两岸盛开桃花。桃源山背后是武陵群峰,林壑幽深,山道崎岖。在刘禹锡时代朗州仍是官员放逐的蛮荒之地,魏晋时代这里人迹罕至更是可想而知。桃花山下有一洞口,曰“秦人洞”或称“桃源洞”,以呼应《桃花源记》中秦“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之意。嘉靖四十年(1561),常德知府林应亮建亭于桃源洞口,并题刻“洞口长春”石额。万历三年(1575),湖南巡抚赵贤重镌唐刘禹锡所题“桃源佳致”碑于桃源洞口。万历三十二年(1604),湖广按察使司分巡湖北道副使刘之龙嘱桃源县令魏以克于桃源洞前修建堂宇,又引洞中流水注入亭前小池,题为“灵仙之府”。天启年间(1620—1927),因桃源洞口天然石桥倾仄,桃源主簿孙廷蕙建木桥一座,是为遇仙桥。光绪十四年(1888),桃源知县余良栋将坐落在渔人问津处之校经书院(即桃川书院)迁往县城,又从书院膏火田中提出田20亩及“渔人停缆”处罾埠一所,以其租入备桃花源建筑岁修费。光绪十八年(1892),知县余良栋重修渊明祠,并缘山布置亭阁,按《桃花源诗并序》题名为问津亭、穷林桥、延至馆、水源亭、桃花潭、渔人从入处、豁然亭、寻契亭、高举阁、渔人辞去处、既出亭、向路桥凡12处。
今日游桃花源在桃花山下牌坊下车。牌坊两边柱上嵌有“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对联一副,概括了这里的主要景致,也暗示此处与《桃花源记》的关联。过牌坊,即是桃花山流下的桃花溪。溪边有“水源亭”、“渔人停缆”“穷林桥”等古迹,右侧便是一遍桃林。阳春三月,灼灼其华。千树万树,如锦似霞醉。从“水源亭”往上,过“渔人从入处”就达“桃源洞口”,当然,“洞外仙境”仅是想象而已。不过,湖南桃源,与《桃花源记》中的描述,相似之处还是很多的。
安徽黟县桃花源
此处桃源位于安徽黟县境内的西递。说这里是《桃花源记》原型或参照地的主要依据有二:首先是这一带的山水形胜、风情掌故与《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景象十分契合。黟县位于皖南丘陵的腹部,距黄山仅40公里。其中的渔亭镇坐落在群山之间,为漳溪和西溪交汇处。,从渔亭溯漳溪而上,沿岸多植桃树,阳春三月,桃红似火,随着流水山道蜿蜒向前。在山道弯弯、峰回路转处,原来仅有一洞曰桃源洞可供进出。可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凿徽州通往江西婺源公路时,将此洞炸开填平作为路基一部分,至今在溪旁的岩壁上仅存“桃源洞”三字的石刻,系张光年先生手书。依稀让人遥想“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世外桃源情景。与湖南桃源不同的是,从昔日的桃源洞口向左“复行数十步”,确实是“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西递”村。西递其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至今已近960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唐亡时为避追捕,改名姓胡逃匿于此。这里土地肥美平旷,经过几百年的休养生息,繁衍成一个巨大的村落。加上这里交通闭塞,躲过历代战乱兵燹,数百幢明清古民居保存完好。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切,都颇似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情景,因此在唐代就有“桃源”之称。唐玄宗天宝十二年,李白由宣城南下,经秋浦(今池州市)游黄山后曾到过黟县,在桃源洞不远处的浔阳台垂钓,并留下一首五绝:“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小桃源》)。从“烟霞百里间”、“人尚古衣冠”等诗句来看,李白也是按《桃花源记》的基调来咏歌此地的。如今西递不少古建筑的门额、楼额上仍留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类的石刻、木刻。
二是陶渊明的一支后人就居住在黟县,因而成为《桃花源记》的原型或参照地的又一个依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在该县西武乡赤岭村陶贤传家,发现其珍藏的《陶氏宗谱》。这本宗谱是清同治三年所续。“宗谱”称,这次续谱参考了皖江之谱,“上溯其源,而源有本,下穷其流,而流不紊”。据《宗谱》首页“黟南陶氏源流序”,黟县这一支是陶渊明第二子陶俟的后人。传至三十五世孙元末的陶庚四,因避战乱来到黟县,爱上这块土地,遂以此为家:“兹溯我支派衍,浔阳祖讳潜字元亮号渊明,侃之曾孙也。公嗣有五,曰俨曰俟曰仿曰佚曰佟”,“以我支考云俟,而下历历可稽至三十五世我公庚四。同胞六而行四,禀性迥异,只知读书好道,时因元季兵乱出游于外,遍览山水,赏心悦目,或吟或咏,怡然自乐,至黟南淋沥,见其山川奇胜,风俗淳美,爱之因家焉。”陶庚四曾有一首五律记载其移居经过:“卜宅南山下,依然气象新。地钟淋沥秀,俗爱古风淳。怀德多君子,论交有善人。故乡今不问,从此结芳邻。”
据这本《陶氏宗谱》,这位庚四公生有二子,取名光礼、光义。陶光义曾将自己住的地方取名“靖节里”,还建造了土地庙,称“五柳社”,将陶渊明供奉为社神。明弘治年间的《徽州府志》就称陶村又叫靖节里、五柳社。这位光义公甚至将其两个儿子取名为“社子”、“社孙”。这本同治年间的宗谱,就记载了从陶潜之父陶丹始至三十七世祖陶社子共37代人的名讳、生辰、忌日、葬地及妻妾、儿子的姓名。李瑞环任全国政协主席曾来过黟县,翻阅过这本《陶氏宗谱》。
九江星子县桃源
此处桃花源位于江西省星子县西的康王谷。说这里是《桃花源记》原型或参照地的依据有以下两点:
一是地理环境和风景似《桃花源记》中的描述。康王谷坐落在庐山汉阳峰下,又称庐山垄,全长约15华里,是庐山第一长峡谷。康王谷谷中西侧峰岭绵亘,青山叠翠,间有瀑布泻下。谷中两侧山峦皆是野生桃树,每年三、四月间, 野桃花盛开,如火如霞,当地人称此为“恩桃”。因战乱或荒年,人们在谷中赖以充饥。为报其恩,当地先人在谷中建有恩桃庵,供奉王母娘娘和桃花圣母神像,春秋祭祀。康王谷也因此享有“世外桃源”的美称。长谷入口处,有溪流自谷中蜿蜓向前,因桃花落英纷纷飘入溪中,故得名“桃花溪”。溪流千回百转一直延伸至谷底,与一条悬空数十米的瀑布相接。此瀑布就是庐山著名的谷帘泉瀑布,上有“谷帘泉”三大字镌刻于崖壁上,为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手书。陆羽在《茶经》中称此泉“为天下第一”。另外,从星子县沿庐山河向东北上溯,即达庐山垅口(即桃花源口)入桃花溪,渔舟可至山前洞口,这与《桃花源记》所述相仿,也是湖南桃源县桃花源和安徽黟县桃花源所不具备的。常德桃花源,自渔舟可达的沅江距桃源洞口有数里之遥,渔舟无法可达洞口;安徽黟县桃花源更要步行十多里。《桃花源记》中的描述这块洞内的人间乐土是入口处极窄,其内豁然开朗。谷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相比之下康王谷与《桃花源记》中所述最为接近:康王谷位于两山相交的极窄处,两侧均为海拔六百米至一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外人无法进入也无法得知有这一绝佳去处。其内则豁然开朗,谷深十五里,地平如砥,遍植水稻桑麻,竹木繁茂,总面积约一万多亩,环境十分优美。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位于陶渊明居处不远,是诗人往返庐山东林寺必经之处。据《庐山志》、《南康府志》、《星子县志》等志书所载,陶渊明故居在星子县西七里的上京山(亦名玉京山),这里西距康王谷桃花源二十里。晋义熙四年(408)六月,陶老渊明上京家遭火灾,遂移居栗里南村,今有陶渊明故居纪念馆,以及柴桑桥、醉石及五柳馆、归去来馆等历史遗址。这里西距康王谷仅五里。陶渊明是庐山高僧慧远成立的白莲社居士,陶渊明常去慧远所在的东林寺与慧远谈经论道,历史上曾留下“虎溪三啸”的佳话。陶渊明去庐山,交往必经康王谷。因此,他对康王谷中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以及淳朴民风自然十分熟悉和了解。以此为原型,虚构一个人间乐土桃花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