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尔“模范老妈”人设崩塌,被儿子屏蔽朋友圈,网友:别震撼,要习惯!

| 2022-05-14 08:58:18
摘要:做妈妈就是才刚刚学会和儿童相处,他就“咻”长大了,于是又得琢磨怎么和青少年相处。每一个孩子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不是“小大人”,不是成人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我最近一次不开心就是前几天,我发现我儿子屏蔽了我,我想说我的亲子关系竟然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没想到毒舌高手傅首尔也碰壁了,对自己亲子关系一向很自信的傅首尔,因为被儿子屏蔽有点怀疑自己了。
01 被儿子屏蔽朋友圈,别怀疑,要习惯!
傅首尔在社交平台感慨道:
做妈妈就是才刚刚学会和儿童相处,他就“咻”长大了,于是又得琢磨怎么和青少年相处。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傅首尔的儿子过生日,她就带着一群朋友为儿子庆生,期间朋友们帮忙吹蜡烛,场面也很热闹。
这头老妈费尽心思,另一头的儿子却并不领情。 
生日会结束后,儿子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这一年来许多人的陪伴,却压根没有提到父母。
更让妈妈伤心的是,从朋友的口中才得知,儿子的朋友圈竟然屏蔽了自己。 
遇到这种情况,傅首尔都不禁自我怀疑:“我第一反应是难道我不值得你感谢吗?”
一向对亲子关系颇为自信的傅首尔感觉很受伤,没想到一向亲密无间的母子有一天也会有了隔膜。
后来傅首尔问了儿子原因,儿子对她说:“妈妈,我不喜欢被过度关注。”
同样是给孩子过生日,演员黄磊孙莉给大女儿多多是这么庆祝她16岁生日的。
孙莉用小作文的方式回忆了往年给多多庆生时热闹的场景,而今的16岁,孙莉这么描述“这一次你的生日,你决定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过,我们之负责接送,点餐,还有买单。”
很明显,16岁的多多开始渴望走出父母的怀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想做的事情。
黄磊和孙莉也是全力支持多多的选择,他们也在找寻另一种新的方式和多多共度生日。
更重要的是,身为父母的他们明白,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会脱离父母的怀抱,这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就像一位网友的评论所说:“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照顾孩子长大是每个父母的职责,大部分的父母都能做得很好,然而难在如何与孩子逐渐分分离的方式方法,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做得到的。
作为家长得接受,子女最亲密的人终将从父母变成他们的朋友,配偶或者孩子。
以孩子的角度出发给予爱,不是以爱之名去做父母。
02.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作为家长总是会习惯性地站在成人的立场上去待人处事,却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所以常常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属品,往往忽视了孩子是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人;并且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年纪小,什么都不懂,父母说什么孩子就该做什么。
就在父母的各种自以为是之间,孩子的参与权、话语权、选择权等,被父母忽视或遗忘了,家里的决策,大到选学校、选兴趣班,小到吃饭、穿衣,全都由父母来决定。
久而久之,有的孩子习惯了事事由爸妈拿主意,自己毫无主见;有的孩子变得叛逆,也就成了大人眼中不听话的孩子。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不是“小大人”,不是成人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作家刘墉曾说:“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是你生命的延伸,但不是你身体的一部分。”
为人父母,要学会放手和尊重,和孩子明晰“事物”的界限感,孩子才能独立自主,快速成长。
即使在成长中,他们摔跤、走弯路,遇到挫折,这也是必经的磨砺。
父母用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的成长,绑架孩子的人生。
这样没有界限感的亲子关系,才是最大的灾难。
03.学会放手,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冬奥会两金一银得主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赛后透露,最后一跳是自己执意上的难度。
在第二跳结束之后,谷爱凌的成绩位列第二,她决定冒险尝试世上只有一位女子完成的1620这个动作,冲刺金牌。
同时谷爱凌给母亲打了电话希望得到她的支持,但是母亲给出了不同意见,拿到一枚奖牌也未尝不可,毕竟这不是谷爱凌的强项。
谷爱凌却说:“不要,我要做1620。”
母亲谷燕说:“ok,这是你的比赛,那就好好享受它 。”
正因为有了谷爱凌的坚持,母亲谷燕的相信与支持,最终才有了金牌的出现。
适当的提出建议,最后把选择权留给孩子。
对孩子充分信任,父母舍得放手,孩子才有机会自己做主,才能体会到自我管理的乐趣。
谷爱凌在纪录片中也有说道:“对不起别的妈,但我的妈比你好,是天下最好的妈妈。”
在谷爱凌参加U型槽资格赛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谷爱凌在人群中找妈妈”。
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天比赛给妈妈打了10个电话都没有接。
我知道她应该在看我的比赛,我跟她说话就感觉像在跟自己说话,她特别懂我的想法。每次比赛的动作都是我自己决定,但是妈妈会给我一些建议,比如加压和抗压。她非常尊重我的决定。
孩子承载了父母的期望,大多数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期待的那样,但孩子可能更希望在相对宽松、给予足够支持与尊重的环境下长大。
其实,不管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有多好,总有一天会被孩子甩在身后,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
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参与,却不能代替。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凡事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ta终将需要自己去面对诸多风雨,终将要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长。
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默默陪伴,静待花开。

 

上一篇:高等教育下包藏着祸心!北大弑母高材生再上热搜,他是天才,也是魔鬼……

下一篇:人人都爱谷爱凌!“青蛙公主”即兴演讲火遍全网,同样18岁,她为什么这么牛?

热门推荐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