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龄?
是坐在窗明几净的窗户前认真读书,也是在绿草如茵的操场上肆意挥洒汗水,彼应是少年最好时。
然而,却有这样一个男孩,18岁的他只有18公斤。因脊柱畸形,他无法站立、行走,一堂课能坚持坐30分钟,剩下时间只得躺下听。
“用知识改变世界”,他说,他想做中国版的“霍金”。
1、仅18公斤的渐冻症少年考入北航
9月2日,北京航空大学迎来了一名特殊的新生。
他叫做邢益凡。
与大部分普通人不同的是,益凡患有渐冻症。这就导致他肌肉几乎不能生长,稍有不慎骨头就可能折断,18岁时更是只有18公斤。
他不能一只手翻书,要用下巴撑在桌上支起头......然而他却克服重重困难,付出了比常人更难的艰辛,成为了人人艳羡的“别人家的孩子”。
他从小品学兼优,中考的时候,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当地的重点高中。
在今年的高考中,他又以645分的好成绩,成功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为了北航2021级的一名大一新生。
因为身体的原因,他不能像常人一样正常行走站立,只能躺着或者独坐。但他并没有因为身体缺陷而自暴自弃,相反还在上学期间获得各类奖项。
他认为,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并且立志要做中国的霍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他在学习方面也异常努力,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他常常用不太有力的手一天做20多套卷子。而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进入了梦想的大学。
这个少年,没有被命运所打倒,反而一路高歌前行,谱写出自己人生的华章。
从这个18岁少年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他坚强不屈的精神,还看到了他对于生命的态度与领悟。
无论生活如何艰难,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与热爱,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成功。
意志力坚定的人,无论遭遇到悲痛,都会坚强地站起来,继续前行。
不管生活看上去有多糟糕,总有你能够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2、残奥会,更应该铭记
在全奥运过去的不久后,残奥运也迎来了尾声。
相比奥运会的「全民热」,残奥会在媒体及短视频平台上的热度明显要小很多。然而,人们还是表达了更多的尊重与感动。
在本次残奥会上,中国队以96金60银51铜的成绩收官,雄踞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中国连续5届残奥会,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
相比于奥运会所带给人的热血沸腾,残奥运带给大众的是一种深深的感触和震撼。
而在这里,更让人们看到了人性之美。
轮椅击剑女子佩剑个人赛A级决赛早已经落下帷幕,中国选手边静战胜格鲁吉亚选手妮诺夺冠。
由于注意到对方没有戴假肢,行动不便。于是边静主动上前推着对方离场。
赛场上是对手,赛场下是朋友。或许同样不幸的遭遇,使得她们更惺惺相惜,更懂得尊重与理解。
一个个不经意之间的善意之举,既展现出中国运动员良好的国际形象,也传递出了和平友好的人类精神。
看不见的“飞鱼”李桂芝、身体里有钢板仍然不停挥拍的李倩、单腿拄拐打球的闫硕、六战残奥会的“铁姑娘”姚娟......他们展示了无与伦比的运动之美,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感动。
他们完美地呈现了一次高水平竞技比赛,也为全世界上了一堂关于毅力、坚持和不屈精神的生命教育课程。
“平等、参与、共享”是残奥运所传递的价值。
东京残奥会已经结束,然而这种精神永垂不朽,人与人之间的帮扶与尊重永不落幕!
3、培养孩子自强不屈的精神
有言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孩子成长的内驱力,能够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具有坚持力与韧性。
家长们总不希望孩子因为过大的打击和挫折而去学会自强不息,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这种自强不息的品质呢?
- 培养孩子的目标意识
所谓目标,就是做事的最终追求。一定的目标,能够帮助孩子明确目的,拥有前进的奔头。
而帮孩子树立目标意识时,首先帮助孩子立下一个能够达到的目标,让他获得成功的喜悦,然后了解他的内心,去帮助他立下更适合他的目标。
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时收获一定的喜悦感与成就感,继而愿意为了大的目标而努力。
- 让孩子多独立面对和克服困难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在其中,总是伴随着挫折和困难,然而父母要做的不是扶手或者拐杖,而是一个引导者。
多给孩子独立面对困难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去试误与总结,并形成自己的经验与感悟。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会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
- 多给孩子机会与鼓励
多给孩子独自处理事情的机会,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自己生活和精神上的独立者,而不是“巨婴”。
同时,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事情,家长加以引导。无论结果是否好坏,都要让孩子在锻炼中成长,让他在爱与鼓励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自强不息,人生的设定该是由自己决定。
它是一个人走出落魄窘境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它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乾坤未定,愿你我皆是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