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饰
旧时,本县盛产土布,农民多着自纺、自织、手工缝制的土布衣服,少用绸缎、机织布。民国初,清式长袍、马褂、大胸襟衫、多摺裙等尚在少数大族盛行,衣料多为绸缎、呢绒,穷人仍穿土布短打衣裳。布色以青、蓝、黑、白为主。布纹有双线、芦席纹、方格、回纹、鱼鳞、雁行、蚂蚁等。格局有对襟、大胸襟、套裙、套裤等多种,老人喜好围大转裙。炎天,妇女穿夏布衫裙。冬天,夫君戴毡帽,穿芦花靴、土布袜,外出戴风兜。雨天穿钉鞋,撑布伞或穿着蓑衣箬笠。30-40年代,商人、教员、学生等穿长衫、旗袍、学生装,中老年的男子的瓜皮帽,妇女戴美人帽、昭君扎,儿童戴狗头帽,殷富子弟偶穿西装革履。解放后,流行中山装、列宁装、人民装。衣料初以蓝布、纱卡为主,以后逐步的改用的线卡,穿毛线衣的渐多。夏天,青年喜爱穿白衬衫、蓝长裤,冬天披棉大衣,老人爱穿对襟棉袄,女子系裙的渐少。60年代中期,一度流行军服、军便服。70年代后期,土布基本淘汰,棉布料退居次要地位,化纤跻身市场,各类尼龙、涤纶、涤卡等深为人民喜爱。拉链衫、茄克衫、西装、连衫裙、喇叭裤、直统裤等流行,皮茄克、滑雪衫、呢大衣、牛仔裤等相继时兴。
(二)饮食
旧时,本县农村人民习惯饮用河沟水。解放后,逐步改饮井水。70年代起,城镇和部分乡村饮用自来水。本县东部杂粮地区居民多以玉米、元麦粉为主食,很少食米。产米地区居民也不全部吃米,富裕人家往往也掺食少量杂粮。解放后,产米区扩大,人民食米比重逐年提高。80年代,绝大多数居民已不吃杂粮,食用面粉也仅为调剂口味。农村一日三餐,农闲一稀二千,农忙三顿干饭。本县人民向有腌酱瓜、咸菜的习惯,饲养家禽、捕捉鱼虾螃蟹,以作荤荣。盛夏。农户喜用糖、醋和水拌瓜片,降暑佐餐。本地人一般不爱食辣。特色菜肴有炒肉瓜(肉丝与酱瓜丝合炒)、面拖蟹、拌金瓜。喜庆酒席,普通人家原先都是四盆六碗或六盆六碗,如再加海参、鱼肚,名之为"赤脚两海",也有备"三海"、"四海"的(海,指海味)。70年代以后,农村办宴也同城市一样,喜用冷盆、热炒、大菜、点心、全鸡全鸭。酒席点心,结婚用团圆、云片糕、喜糖;小儿周岁、老人做寿用炒面、寿桃或圆子。
(三)居住
本县习惯同族聚居,自成一宅,人多不敷居住时另辟新宅。农村住宅多分散。旧时,赤贫之家以芦芭搭建的环洞舍栖身,家境稍好的住草房,再好些的住芦壁瓦辫和砖壁瓦辫的半瓦房(椽上铺芦芭,上铺瓦片),纯砖瓦房不多,楼房更是绝无仅有。房屋结构有三路头(用三根横梁,以下类推)、五路头、七路头、九路头之分。住宅以南向居多,东向次之(城镇例外)。房屋布局,有一字形、转角式、三厢房、三进两场心等形式。一般是正埭五间,也有七间的。中间是堂屋(俗称前头屋,为同宅亲属公有)。正埭前面两旁相对而立的为厢房,接两厢房,建与正埭平行的前埭,便形成四厢房。前埭中间为厅,或称外门道,两旁是书房。如再向前发展,又建厢房及外厅,便成为三进两场心,有里外两道墙门。厕所建在住宅东北角或西南角。农家环宅开沟,称宅沟,沟上架桥,沟沿旁植果树、榆、柳,宅后种竹,最外层围以株杨。民国以后,城桥镇、堡镇镇等地个别官绅富户建造花园洋房。 19 74年后,农村出现住宅密集的居民点,房屋向阳傍水,整齐划一。70年代后期,五、六层住宅楼在城镇和农场出现。80年代,农村中二层楼房星罗棋布;城桥镇、堡镇镇居民新村陆续形成,高楼鳞次栉比,外观、结构也在逐步改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