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认识绘画艺术含义的不同

儿童艺术绘画夏令营 | 2016-01-13 14:43:59
摘要:儿童艺术绘画夏令营表示,有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的绘画,第一个反应就是“信手涂鸦”,这无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绘画完全符合大人门的审美观点,那样就说不上“想象”了,如苹果,因为“模仿”的苹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创造。

   有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的绘画,第一个反应就是“信手涂鸦”,这无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绘画完全符合大人门的审美观点,那样就说不上“想象”了,如苹果,因为“模仿”的苹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创造。但是这并不表示孩子的绘画作品是没意义的,只是在我们成人思维里缺少对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那么儿童对于绘画的认识有什么不同了?儿童艺术绘画夏令营总结出了三点不同。

  1.对儿童画含义认识的不同
  在没正式接触过儿童画之前,我一直认为儿童画就是学龄前儿童画的画,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才发现自己原来的认识有些片面了。可以这样说,儿童画首先是孩子源自内心的绘画并带有儿童的心理特征。其次,涂鸦、想象画、命题创作画、写生画等,只要是儿童自己的创意,并表现出儿童自己独特趣味性,这一类绘画形式都应算是儿童画。另外,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或者甚至是十几岁的大孩子,只要在画法表现上符合儿童画的形式,那么创作的也应该算是儿童画。如何从年龄去准确定义儿童画,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儿童画相对于成人画的不同
  儿童画虽说是儿童信手涂鸦,却隐藏着人类早期原始绘画的影子!它与人类祖先的绘画活动有共通的地方。在人之初的成长过程中,对儿童来说,绘画活动时的手脑并用,锻炼了他们思维意识的延展,对认识自然、感受世界和表达自我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可以看出,儿童绘画的最初动因来自天性,每个人来到世上都会逐渐地认识并熟悉周围的环境,并且由观察、触摸,到表达,慢慢地建立对客观物象的认知。一方面,孩子们借助绘画这一活动实现表达自己内心的世界和交流的愿望,另一方面,他们幼小的心灵也渴望被外部世界关注和认同。所以,一些孤独的孩子选择画画作为自己的游戏方式,他们通过描摹物体来倾诉内心世界,也是向外界敞开和交流的方式之一。因此可以说,孩子绘画的兴趣来自于自我发现、自我流露和自我肯定,甚至自娱自乐。例如,我教过的一个外国小孩,虽然只有三岁半,但是在她的涂鸦画中却透出一种天真的自我语言。她告诉我说她画的是小汽车、小狗,她把自己看过的、听过的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了。这样的儿童画,在成人的眼里仅仅是一些莫名其妙的、毫无规则的线条而已。但是小作者却可以根据它,头头是道地将自己虚构出的故事讲给老师听。
  3 两种类型家长对子女学画的关注不同
  在中国,家长一般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情结。根据对待子女态度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大众式家长和精英式家长。大众式家长对子女有较高的期待,因此预先就给孩子安排了一切他们想当然的(也可能是不切合实际)的成长计划。我曾遇到这样类型的家长,他们不是站在欣赏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画,而是将自己的审美模式强加给孩子,他们认为孩子来学画就是要画得准和画得像。每一阶段绘画课结束后,孩子能画出多少件像样的作品,就是这一类大众式家长看重的是结果。由此看来,他们在乎孩子在学习中对一些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反映和亲情互动,更忽视了孩子在绘画中得到的心灵体验和欢乐。
  精英式家长,是指那些无论在知识水平还是生活层次都高于普通大众式的家长。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关注式的,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能力。这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学画过程中得到快乐更重要,至于画的好坏,像与不像的问题并不去争议。这在学历层次高的家长中表现尤为突出。这些爸爸妈妈们尊重孩子的劳动,即使孩子们的表现平平,家长也不吝惜夸奖,给与赞扬和鼓励而非否定,不断挖掘孩子的潜在能力。有一天是我执教班上一个三岁的小女孩的生日,她妈妈希望班上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参加女儿的生日聚会。顺理成章地,我组织孩子们在当天绘画课绘制生日贺卡送给那个小寿星。我没有要求孩子们画什么,只是告诉大家今天某某小朋友的生日并且我们获邀参加她的聚会 ,希望大家画一张美丽的卡片送给她。那节课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而且家长和孩子们的互动也使课堂更加热闹。那位小寿星说她收到了最美的礼物,因为那一张张色彩鲜丽的卡片都是班上小朋友们用油画棒一点点画出来的,场面实在太感人了。这种感动对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体验。

上一篇:绘画可以锻炼中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下一篇:儿童绘画教育来告诉你如何让孩子快乐的学习绘画

热门推荐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