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净化城塔

北京小学生夏令营 | 2015-07-02 16:42:48
摘要:北京小学生夏令营了解到,清净化城塔位在朝阳区黄寺大街中部路北的西黄寺内,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是高宗弘历为纪念班禅六世而兴建的。

北京小学生夏令营了解到,清净化城塔位在朝阳区黄寺大街中部路北的西黄寺内,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是高宗弘历为纪念班禅六世而兴建的。乾隆四十四年(1779)六月班禅从后藏赴京为清高宗祝贺七十寿辰,翌年七月在热河(今承德)行宫觐见了高宗,同年九月初二随高宗到北京,即在西黄寺下榻。十一月初二因染天花圆寂。乾隆四十六年(1781)清廷将班禅六世的舍利金龛送回后藏,次年将其衣冠经咒安葬于清净化城塔内。
    塔院占地1.9万平方米,亭殿屋宇有50余间,塔院坐北朝南,平面是呈纵向长方形,由三进院组成。前面原有牌坊和单拱石桥(现已无存)。现在临街的是三间前殿,绿琉璃筒瓦,黄剪边歇山调大脊顶,旋子彩画,五踩斗拱,前檐明间为红漆棋盘大门,次间为障目板壶门式窗,后檐为菱花格隔扇门窗,砖石台基,前后明间出。殿左右外围墙上各有一座灰筒瓦箍头脊悬山顶的角门。殿内原有四大天王泥塑像(“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殿后院内东西为钟鼓楼(原楼已无、现存基址)。1987年修缮时沿东西墙建了两排各十一间平房。正对前殿后檐是一座三间垂花门,绿琉璃筒瓦黄剪边悬山顶,五踩斗拱出三幅云,三门均为红漆棋盘大门,梅花形门簪四个,门框前后有抱鼓。垂花门内即正殿五间,绿琉璃筒瓦歇山顶,五踩斗拱,旋子彩画,前檐明次间为五抹斜方格隔扇门,稍间为三抹斜方格隔扇窗(1987年修缮时已改建为菱花格隔扇门窗)。殿前有月台,台前出垂带踏跺十一级,中间有雕龙丹陛。殿内井口天花,井心绘曼陀罗花,花心书藏文。原供佛像早已无存,1949年后曾将福佑寺的一尊木质漆金佛像移此,后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此殿原为七间,1900年被八国联军烧毁,民国十三年(1924)重修时改为五间。大殿左右各有配殿三间,绿琉璃筒瓦黄剪边大式硬山顶,前出廊,旋子彩画,明间前出垂带踏跺。正殿后面有一条高台甬道通向清净化城塔,因塔内安葬班禅六世的衣冠经咒,故又有“班禅塔”之称。
    该塔的建筑形式吸收了印度佛陀迦耶大塔四角之布局,主塔又采用西藏喇嘛塔之传统结构与形式,为清代单体建筑艺术之杰作,具有汉族、藏族及印度艺术形式相融合之特点。清净化城塔为金刚宝座式,采用汉白玉砌筑而成,是仿照印度佛陀迦耶式塔建造的,中间主塔高16米,建于一个高3米多的台基上,塔的下部是一层八角形须弥座式的塔基,上下枋部位饰以卷草、彩云、双凤、莲瓣等纹饰,束腰部位八面各雕佛传故事画一幅,景物刻画生动细致,其中人物有神人、罗汉、佛教信徒,并衬以屋宇、树木、山石等。八幅浮雕画面连成一气,转角处各雕一尊力士像,个个跣足赤背,筋肉暴张,似用力承托状,生动地表现出力士们孔武有力的形象。其上又有一层满雕流云和小坐佛的须弥座,其上承托着覆钵式塔身,塔身正面辟一佛龛,龛内浮雕三世佛,龛旁分雕菩萨立像八尊。塔身以上又有一层折角须弥座,座上为铜鎏金莲座、相轮和宝瓶组成的塔刹,两侧飘垂云纹垂带,好似宝冠的帽翅,阳光照射之下,白塔金顶光灿夺目。
    石塔后面原有21间后罩楼,已于庚子年八国联军之役焚毁,1956年在原址上新建了瓦房21间,是为塔院的最后部分。1979年被列为北京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老北京叫卖

下一篇:北京十方诸佛宝塔

热门推荐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