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美国小男孩让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 2016-03-24 11:23:40
摘要:暑期游学夏令营入住寄宿家庭,有有幸见识到别人的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暑期游学夏令营入住寄宿家庭,有有幸见识到别人的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看完这个故事,你脑出会浮现更多的感想的,讲的是美国小男孩在每次去超市父母都允许他挑选一样玩具,但是他每次去只能买一样,但是这里的规则是孩子不能买重复的,想买的东西单价也不能超过50美金,在慢慢地离家最近也是他们最常去的一家超市所有的玩具都被他买了一遍,终于有一次他空手而归。那是他记忆中唯一一次陪父母购物没有买玩具,他觉得非常愤怒和意外,他控诉父母“你们都疯了!—you guys are crazy!”但不管他怎么哭闹,他父母都没有给他买。
  告诉他,这里所有的玩具都被你买遍了,所有的玩具家里都有,你不再需要了“规则就是规则(必须遵守)—rules are rules”。此后小男孩唯一能做的就是除非他有别的需求,每次母亲出来购物来这家店子时,他再也不跟着。中国父母可能就会说了,那么他妈每次购物都说来这家店子不就省麻烦了?错!美国的父母不会这样骗孩子。信任的崩溃后果是很严重的,尤其是孩子对于父母的信任,他们不会为了一点点“麻烦”去伤害自己的信誉。
  小男孩的父母非常忙,很少在家做饭,一般都在餐馆吃,有一次连着几天都没有去超市买东西,一个星期五晚上,和亲友吃完饭回家的路上,小男孩问他母亲“妈妈,你不需要去沃尔玛买点什么吗?”。他母亲知道他想干什么,说“现在你父亲开车,如果你想去,试试说服你父亲,我管不了”。于是我看到一个3岁多的小男孩搜肠刮肚用尽他小脑袋所能想到的任何理由试图说服他的父亲去一趟沃尔玛。具体什么理由记不大清楚了,大概还包括家里厕纸不够用了之类的吧。让人忍俊不禁却没有人笑话他。最后,他父亲对他说“不错的尝试!—nice try!”直接把车开回了家。他叹了口气,低着头进了屋。他要玩具,首先父母得出门购物,他不可能单凭哭闹就让父母专门出去给他买一玩具。每个人从婴幼儿时期就生活在规则之中。认赌服输。
  中国的父母很难想象如果在一定的规则下给与孩子充分的自由会怎样地激发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利益在规则的框架下扩张到最大,这就是美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为了让妈妈跑沃尔玛,他甚至把在幼儿园学的歌词改了围着妈妈唱。“每个人唱首歌—everybody sing a song”被他改成了“**想要个新玩具—**want a new toy”和“想去沃尔玛—want to go Wal-Mart”。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世界上有叫“toysRus”的玩具店。我和老公中国式地教育过他,要他多听父母的话,父母工作很辛苦,要他懂事点,他居然跟我们抱怨起生活的艰难来,一个3岁多的小男孩告诉我们他对于生活的理解是“那可不容易!—that’s not easy!”。我们听了这句话顿时目瞪口呆哑口无言。猛地才明白过来,为了新玩具一天到晚费尽心思,和父母斗智斗勇,有时候饿得发晕也都要在妈妈承诺会去买玩具之后才肯吃饭,他可真的不容易!可对于那个时候的他而言,那还真是他全部的追求和他所能借用的全部资源。这和一个成年人追求自己的事业或房子没有什么不同。
  人的一生,追求的目标其实都是在不断改变的,从最初的小玩具到各种各样的图书、光盘,到wii,到Iphone,到名车别墅、成功的事业,追求的目标在不断变化,不变的是那颗不断追求的心。培养孩子这样一颗不断追求的心是美国的父母最注重的。不像中国父母刻意去泯灭它,美国父母小心地培养并保护着孩子的物欲和骄傲,让它们在规则的框架下健康成长,因为他们知道,物欲是努力的动力、创造力的源泉,而骄傲是让他们按照规则去获取物质资源的最可靠约束。
  我在美国的那段日子“wii”这个游戏机很火,有了它,孩子们在同学面前倍有面子,没有它,很多孩子便觉得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有的孩子甚至因此不肯去上学。于是我看到美国父母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从头天深夜起就在玩具店外面为孩子排队买wii,或者百忙之中驱车200多公里来接那个wii只为了“拯救我儿子的一天—save my son’s day!”(她许诺儿子在他生日的时候给他一个wii竟不能得,只得匆匆忙忙当天花高价从ebay上买了再开2个多小时的车自取)。
  这些行为在中国父母看来无疑都是很疯狂的。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由这样的父母和孩子构成的。美国的孩子们往往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都不是没有原则和限度的,他们都需要付出,要么是努力,要么是等待。同样的情况下中国的父母的做法,第一是消灭他们的欲望,第二是用各种方法,哪怕是残酷地对他们进行欺骗和羞辱也要消灭他们的欲望。
  

上一篇:关于北京出发去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费用预算

下一篇:励志游学让我知美国家庭的家长也是在拼教育

热门推荐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