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艺术(杂技)之乡

杂技 | 2015-06-05 15:02:12
摘要:  宁津县杂技历史源远流长。据考,早在汉代就有宁津杂技的文字记载,《汉书》、《史记》、《述异记》以及《宁津县志》等,均对“冀州”(宁津古属冀州)的“蚩尤"、“角抵戏”(杂技的古称)作了记述。

   宁津县杂技历史源远流长。据考,早在汉代就有宁津杂技的文字记载,《汉书》、《史记》、《述异记》以及《宁津县志》等,均对“冀州”(宁津古属冀州)的“蚩尤"、“角抵戏”(杂技的古称)作了记述。

  唐、宋、元等朝,宁津杂技有很大发展。到了明代,宁津的杂技活动日益繁荣。当时,较有影响的当数黄家镇杂技古会。九月是古会盛期,因此又叫“九月会”。杂技界流传的“不赶九月会,不算生意人”之说概缘于此。古会期间,散布全国各地的杂技艺人纷纷云集黄家镇,各显本领,相互切磋技艺或收徒组班、买卖道具。实际上,黄家镇杂技古会已成为当时辐射全国的杂技活动中心。
  清代,宁津县的杂技活动日盛。在民间已出现了很多半农半艺或全脱产的杂技演出团体,演出水平也日益提高。光绪年间,慈禧大后大摆72道皇会,宁津县野竹李村艺人张的“顶竹杆过城门”位列72皇会之首,成为当时名噪全国的新闻人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变,宁津杂技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一开始的登门讨要,撂地儿撒筷子、敛份子,发展到圈棚、大蓬和剧场演出。渐渐地,杂技活动由讨要的手段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宁津县杂技的活动范围也日渐扩展,至解放前后,已扩展到印度、缅甸、越南、南洋诸国及欧洲的部分国家。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津县的杂技活动更加繁荣和发展。在宁津县的“西三社”(张鳖乡、西塘乡、大曹乡)是“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若论耍玩意儿,人人有一手儿。”仅野竹李村240户人家中就有180多户演练杂技,就连杂技界的行话“春典”,也成了当地人的方言土语。
  1956年,以李文治、王书春、金华堂、张书香、刘普利等杂技艺人的演出班底为基础,分别组成了宁津县杂技一、二、三团,1971年又合并为宁津县杂技团。随着演出水平和质量日益提高,逐渐发展成全国屈指可数的县级杂技团,足迹遍布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改革开放以来,宁津县杂技团大胆创新,充分借鉴体育、舞蹈、戏曲等姊妹艺术的训练方法和演出技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杂技艺术的表演形式和方法。自2001年起,应韩国、泰国、沙特、西班牙、俄罗斯等国家邀请,多次赴国外演出。宁津县杂技团良好的素质和精湛的演出受到外国观众的热烈欢迎,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宁津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杂技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了使杂技事业后继有人,1975年政府拨款组建了宁津县杂技艺术学校。30多年来,已先后为全国各级各类杂技艺术团体培养2000余名杂技艺术人才,这些学员中有50余名参加出国演出,有20多人获得国际或国内杂技比赛大奖。
  宁津县是中国杂技艺术的重要发祥地,它起源于秦汉,兴盛于明清和民国,在《汉书》、《史记》、《述异记》及《宁津县志》中均有文字佐证。 宁津杂技以其久远的发展历史、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演出技艺,对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在行内还流传着“没有宁津人,难成杂技团”之说。闻名全国的宁津黄家镇杂技古会、清代和民国宁津杂技艺人蜚声中外的精彩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宁津杂技演员在国内外演出比赛中屡获大奖的史实是对此最好的诠释。宁津杂技质朴粗犷、刚柔相济,凸显“惊、险、奇、美、新”五大艺术特色,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宁津杂技门类齐全,具有表演类、魔术类、马戏类、驯兽类四个类别,其中表演类有60余个节目。古老中幡、柔术叼花和滚灯、空中飞人、爬竿、钢丝高车、叠罗汉、走钢丝、蹬技、地圈、对口叼花等十余种节目多次在国内外演出中深受观众喜爱及业内人士赞誉。
  1995年,宁津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杂技)之乡。2005年,宁津杂技被山东省定为首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1]2008年,宁津杂技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家都在关注: HOT!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杂技节目的背景音乐对节目的影响

热门推荐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