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裁判影响比赛结果,甚至操纵比赛的消息也是此起彼伏。就在不久前,有关篮协建立起针对裁判“黑名单”机制的新闻登上了各大门户网站的页面,把裁判再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在这些表象背后,事实真像大家口口相传的那么黑暗吗?
近日,记者采访了我省三位国际级裁判崔哲雄、李成新和杨鹏,让这些在篮球裁判一线工作的亲历者,为我们解密大家关心的篮球裁判的那些事儿。
当个篮球裁判真心没那么简单!
疑问1:裁判收入不菲?
吹一场CBA拿2500元
在很多人看来,裁判是个体面又不差钱的工作,那他们吹一场CBA比赛的薪水到底是多少呢?现在执法CBA联赛,像李成新和杨鹏这样的大多数非职业裁判,一场比赛可以拿到2500元的薪酬。只有今年篮协列出的18位“半职业裁判”可以享受到每场比赛额外500元的待遇,黑龙江籍资格最老的“国际哨”崔哲雄就名列其中。而在赛区期间,裁判的饮食需要自行解决,两天六餐下来,每个人的花销也都在至少300元左右。
那么一个裁判一个月能执法几场比赛呢?据杨鹏介绍,现在的CBA一周三赛,大多数裁判每个月都能吹5场比赛左右,18位“半职业裁判”每个月执法比赛约在10场。如此算来,大多数裁判的收入应该在12000元左右。相比于不少白领,这个数字也算不上丰厚。
疑问2:裁判身高有限制?
男的1米8,女的1米7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CBA比赛里,裁判员和运动员们似乎在身高上的差距并没有普通人和篮球巨人们的差距那么明显,难道篮球裁判对于身高也是有要求的?
没错,为了保证中国篮球裁判的形象,篮协在考核时对裁判员的身高进行限制:国家级和国际级裁判的身高,男子身高不低于1.80米,女子身高不低于1.70米。作为黑龙江爷们儿,三位工作在篮球赛场一线的国际哨自然不差事儿,身高都在1.83米以上。
限制身高只是为了保证中国裁判在国际篮球界的形象,说白了就是为了好看,是中国独有的规定,国际篮联并没有相关条文。所以在NBA赛场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裁判身高只到队员“胳肢窝”的情况。
如果男裁判的身高不足1.80米,就不能直接报考国际级裁判,报国家级还是可以的。
疑问3:主场哨是否存在?
要是打起来谁都不好看
主场哨,似乎成了任何项目都无法逃避的问题,它真的存在吗?如何才能避免呢?
要分析主场哨的原因,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裁判的职责。在大多数人看来,裁判只需要根据规则对队员们在场上的技术动作做出判罚。然而,在瞬息万变的篮球场,裁判的职责并非这么简单。
“如果一场比赛,裁判完全按照规则来吹罚,连续对主队的犯规进行判罚,现场的观众不买账,在直播的场次中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造成比赛中断,大家还会认为裁判的吹罚没问题吗?”杨鹏说,对于一位裁判,固然有按照规则保证比赛公平进行的责任,但让比赛顺利进行,保证比赛不出现大规模的恶性事件,也是裁判不能不考虑的一大场上因素。
所以,所谓的“主场优势”、“主场哨”也就应运而生了。
疑问4:裁判考试很简单?
英语体能法规都挺难
不少人认为,只要成了国际级裁判,就有资格执法所有级别的比赛。事实不是,如果你在每年CBA开赛前的体能测试中不过关,就甭想上场。在篮球裁判的考核中,除了上面提到的身高要求外,还有很多硬杠限制——在中国,裁判到了55岁就得退休,35岁以下才能报考国家级;临场执法、英语、篮球的基本技战术、体能,在任何一项上掉链子,你都可能失去晋级和上场执法的权利。
据我省资深国际哨崔哲雄介绍,对于篮球裁判的英语,虽然不需要你出口成章,但在比赛中有教练需要听取判罚理由时,裁判们必须用英语给出回答。而对于体能,莱格尔跑则成了不少裁判的噩梦。不仅如此,每场赛后,裁判还要接受比赛监督、媒体监督等方面的打分。所以,裁判也是“压力山大”。
疑问5:裁判吃住主场接待?
行程篮协定 吃饭AA制
和众球星称兄道弟,跟主教练搂脖抱腰……在很多球迷的眼中,高水平的裁判可以穿梭在篮球圈里如鱼得水,就连到各个主场也会受到俱乐部的“特殊照顾”。事实真的如此吗?
近些年的国内各级篮球联赛,中国篮协为了避免场外因素干扰比赛,已经切断了裁判与俱乐部接触的所有机会。裁判员们的机票、酒店都是中国篮协提前预订的,无论主队还是客队,都不得与裁判入住同一家酒店;在裁判到达赛地直至离开,每次比赛监督拨通裁判电话时,裁判必须在酒店房间内;裁判团队必须一同外出吃饭,费用全程AA,必须在桌上当面付清,请客是绝对不可能的。
疑问6:裁判是高危职业吗?
看不见的暴力最可怕
近年来,裁判因争议判罚引发场外骚乱的新闻不断,去年WCBA山西主场爆冷输给江苏后,山西球迷向场内抛掷杂物引发骚乱,当值主裁彭玲不得不在防暴警察的保护中离场。裁判在场上面对的暴力都来自哪些方面?
场上挨骂,被水瓶砸都是让人有备无患的。而在场外,媒体对裁判行业的“妖魔化”,球迷们动不动的“人肉搜索”,更让裁判头疼。这一点,三位龙江“国际哨”也很有发言权。去年7月在哈举行的中欧男篮锦标赛上,他们就因末节一次界外球的判罚存在争议,引得塞尔维亚队员做出了向现场观众竖中指、与中国队员险酿群殴闹剧。
“裁判也是人,在那些高水平、强对抗的比赛中存在失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就是那一次并不算明显的失误判罚,让大家忘了我们前3节100%的正确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裁判说。
在裁判圈里流行着这样一句玩笑话,“没挨过骂,谁好意思说自己当过裁判?”这看上去是裁判们的自嘲,而更多地,则是他们的无奈。
在篮球场上,很多球迷自认为是“旁观者”,可以用最公正的角度去审视比赛,但却忘了,看比赛时,我们都是带着自己的立场去看比赛的。如果裁判做出了对自己支持队伍不利的判罚,都是不能容忍的,哪怕这个判罚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这时,裁判就成了众矢之的,纵使你有再多的道理,三个人的团队也抵不过现场几千名观众一人一口唾沫星子。
或许是大环境所致,人们对裁判的信任度已经降到了冰点;或许是裁判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比赛的走势,破坏了公平竞赛的气氛,但在要求裁判们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作为球迷、媒体和其他各方面,是不是也该用平常心去看待比赛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不要用我们手中自认为公正的标尺,去丈量裁判执法的尺度,毕竟,这把标尺的刻度,同样没有经过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