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小时候,大家想到最多的恶梦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来作比较,你就会发现,孩子心里是那么的不开心。那么家长们有没有反过来想一想孩子的心理感受呢?下面我们来分享一篇儿童心理行为素质夏令营说别人家孩子的文章。
小时候,多次地被父母用“别人家孩子”来教育,相比自卑的我,这其实现在想来这样教育有些时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在进入社会以后,还心有余悸。然而这样教育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如不自信、不爱负责、不敢突破……都是源于这个“别人家孩子”。现在我们作为父母,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到底该怎么做?如何才能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作盲目的比较呢?应该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都是不同的,许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而且总拿自家孩子跟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这样做实际上是忽视了孩子之间的差异,父母应当接受并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帮助孩子学会取长补短。而且,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有差异时先不要着急,这种差异未必就是差距。孩子跟别人的差异性往往是其个性形成的开始,其实,这种差异更需要父母来加以保护。此时,父母的正确态度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例如,自己的孩子脑子迟钝一些,教育孩子笨鸟先飞,多卖些力。孩子有了进步就应该鼓励。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已经尽其所能,父母就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
父母要尊重自己孩子的天性,不要盲目跟风,人家孩子学这个我就让自己的孩子学这个,人家孩子上北大我就让自己孩子上清华,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