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夏令营小编认为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适当对他加以批评,可以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之产生内疚、悔恨,从而促使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再重犯。但是如果批评不当,也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抵触,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那么,家长怎样运用批评的教育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1、批评要实事求是,公正合理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后,家长批评孩子应实事求是,公正合理,允许孩子陈述辩白,在没把真相搞清之前不能批评孩子。批评应讲清楚道理,告诉孩子他什么地方做错了,为什么批评他,他的错误有什么危害,错误的严重程度如何等等。批评时如果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更容易接受。
2、批评要及时
批评孩子要及时,该批评的立即批评,不要说什么“等你爸爸(妈妈)回来时,让他教训你”之类的话延误时机。如果隔那么一段时间再批评,会让孩子认为家长是在找借口训他,不仅不接受现在的批评,还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长喜欢秋后算账,批评孩子时,就喜欢数落孩子过去的毛病,或提出与此事不相干的事一起批评,这样会使孩子认为你一直在搜集他的缺点错误,引起反感。
3、批评要选择适当的场合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同样希望别人尊重,最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如果当着众人的面始终板着面孔大声斥责,其结果一定适得其反。要如何让孩子高兴地接受批评呢?最好应选择在没有他人在场时,个别地进行,而且批评的声音越小,孩子越容易听进去。
4、批评不要伤害孩子自尊
当孩子有了过错之后,家长的批评应对事不对人,批评的是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要伤害孩子自尊,因此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要谨慎小心,用积极文明的语言比用消极、粗鲁的语言效果好。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内心已十分羞愧、内疚,他们需要的是关心、鼓励和帮助。家长批评时表情可以严肃,语气可以坚决,但千万不要说:“你真笨!”、“别人都会,就你不会。”、“真没用,你长大只能扫大街!”之类的话,这些话只会让孩子更悲观,产生自卑感,不利于他们改正错误。
5、批评的目的重在改正
有的家长批评孩子时,没有指明改正的方向和具体方法,只是单纯在指责孩子这不对,那也不对,孩子听了大半天之后,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这种批评是没用的。
批评的重点不应把重点放在“错误”上,而是应引导孩子对错误行为进行补救。例如,孩子与同学发生冲突,如果错在自家孩子,家长除了要严厉批评之外,还要让孩子主动向对方道歉,弥补在对方身上所造成的有害影响等。总之,家长必须把改正方法说明,而且要说“做什么”,少说“别做什么”。
6、不要随意批评孩子
有的家长凭着自己的喜怒随意批评,同样的行为有时遭批评,有时则随他去。这会使孩子以为只要家长心情好,做错事不要紧,要是家长心情不好时,做任何事都有可能唉训。家长的这种做法,往往使孩子很迷惑,或者使他专看家长脸色办事。批评不仅没有起什么效果,反而会模糊了孩子的是非观念。
7、要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
对孩子来说,自己发现了错误,才算真正的“明白了”问题。例如,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没有马上指出哪里错了,而是耐心启发孩子:“这样做,对吗?”、“你对自己做的事是怎么想的?”,让孩子冷静地反省,当他明白了错在哪里,他会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会下决心改正。
有时可不正面指出批评,而是给予鼓励和提醒。在批评中寓于鼓励和鞭策,在鼓励中饱含信任和期望,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丧失自尊,批评才能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