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宁爆出一起向未成年人销售“性暗示钥匙扣”的事件。
钥匙扣上写着“跪求二奶、春心荡漾”等污秽语言,仔细看还有小字写着“身家百万别墅跑车、挥金如土阔绰好爽”等字。
真的想问一问厂家,这些低俗的暗示到底想表达怎样的价值观?
想传输给中小学生什么?
01
余女士10岁的女儿手里就有一个,正挂在她的钥匙上,通过询问得知,女儿是从学校附近的文具店买来的。
这批钥匙扣光明正大地挂在门口,一大半已经被销售了出去,销售的对象自然也是未成年人。
店主回应说这批货是年后进的,当时因为有外包装,没注意到有性暗示的内容,并且没有进货单据,自己也记不清是哪里进的货了,也表示不会再进行销售。
从小到大,学校和家长都在教育孩子,要艰苦奋斗,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家都想将孩子们培养成才,可不知不觉中,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暗示和引导,在不断渗入中小学生的教育。
事件发酵后,有些网友表示:
孩子接触性知识要趁早,这也不让碰,那也不让碰,最后吃亏的还是孩子。
孩子要尽早普及性教育,这没问题,但是把这种打擦边球的低俗文化,归类为“儿童性教育”的一部分,就显得有点无稽之谈。
02
性暗示钥匙扣不是孤例。
去年5月,某教材插画就出现过严重问题。
诡异的画风,猥琐的眼神。
竟然出现在那么多学生使用的教科书里?
明明可以正常的人物,被画的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斜着眼珠子。
但不符合审美,只是它最不值一提的恶。
明明青春活泼的游戏画面,非要出现女生被掀开裙子的恶趣味。
甚至,有这样的小女孩被偷袭,环抱胸部的引人不适画面。
而这样的教材被发现举报时,我们才知道它已经在课堂上被使用了10年之久。
擦边球,性暗示,恋童癖……就这样堂而皇之混入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课本之上。
在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段,潜移默化荼毒着他们的纯净。
10年之中,有几代孩子,是看着这样的不适成长的。
很多人可能没关注到毒教材事件的后续。
它的后续,有两个。
一个是关于处罚的后续。
有关单位及27名失职人员,被严肃追责问责了。
那些充斥歧视,低俗的插画作者,以后不再被聘用。
小学教材往小说,关乎一个家庭的教育。往大说,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
可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代表着已经上千上万只在黑暗处埋伏。
所以,“毒教材”事件,还有第二个“进行中”的后续。
它没有随着人教版的整改,便顺利彻底消失在孩子的世界里。
而是被发现,在更多孩子们喜欢的童话绘本里出现。
一篇《流汗啦》,插画猥琐又恶俗。
可以接地气,但不能接地府。
儿童性教育跟低俗性暗示完全是两码事。
前者是形而上的认知教育。
它会传递正确的科学知识,同时教育孩子自尊自爱。
后者是形而下的价值引导。
或拜金,或低俗,或暴力之类。
这种低俗性文化,不是育人,而是毁人。
03
什么是儿童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知识,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
性教育的层面非常广,涵盖了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价值观……
给孩子进行性教育,主要是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性器官、男女的不同、基本的隐私和界限有认知,并没有涉及到性行为的具体描述和解释。
然而,现在大部分父母在对孩子的性教育问题上有几个明显的误区:
▌1、许多父母由于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接受过性教育,自己就是性知识的“文盲”,因此他们按照自己的成长经验,认为孩子不需要性教育。
▌2、即便是有性知识的家长,也不敢和孩子开展关于性知识的对话。一代又一代,对这个话题讳莫如深,当孩子问及性知识方面的问题时,父母也总持回避以及排斥态度,他们扭扭捏捏,总是说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
▌3、认为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现在孩子还小,不需要这方面的教育。
▌4、有的父母平时穿衣服不太注意,经常在家里穿着暴露,结果孩子耳濡目染,没有性别意识。
可是,越是难以启齿,越是不让孩子了解,越会为“性”贴上神秘的标签,与其让孩子在错误中摸索,不如大大方方面对、不闪躲、不回避,为孩子传递正确的性知识,父母,应成为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师!
心理学家认为,性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它的影响将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就好像弗洛伊德所说:“你今天的状况和幼年有关。”
父母应该意识到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必须摒弃过去谈“性”色变的态度了,必须改排斥为循循善诱,即便尴尬,也不容回避这个重要的问题。
父母自己要态度端正、大方面对,结合生动的绘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分阶段和孩子分享性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建立界限与安全意识,并在此过程中,始终保持对孩子的尊重与爱。
保护孩子任重道远。我们只有走得谨慎一点,再谨慎一点,才能让这些“白纸”,尽可能多的拥抱真善美。
教育无小事,事事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