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河南新郑三中,教历史的刘老师“失踪了”。
“失踪”,是部分学生的说辞。在那节网课结束后,他们说,她“生气了”,随后就“失踪”了。
事实上,刘老师并未失踪。
就在那堂课结束的两天后,她被人发现独自倒在了家中,经确认,因心梗发作,人已经离世。
而凶手至今还隐藏在茫茫网络之中。
01
11月2日凌晨,一名自称是刘老师女儿的网友在微博上连发数条长文控诉。
在刘老师女儿的讲述中,“逼死”妈妈的网络暴力,早在10月初就已显露征兆。
在刘老师的网课教室里,就开始不断地出现一群“作恶者”。
他们顶着千奇百怪的头像,放着各种不堪入耳的吵闹音乐,通过语音辱骂、人身攻击、网络暴力,把整个课堂搅得天翻地覆。
或许是刘老师对网课平台不太熟悉,也可能在学生中一直有把会议链接分享出去的“内鬼”,于是这群“作恶者”屡屡得手,事态不仅完全没有办法得到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2022年10月28日晚的那场课堂直播。
上课中,有人突然闯入直播间,用各种恶劣下作的手段,公然扰乱直播课堂秩序。
不仅轮流进入会议播放刺耳的音乐,随意地切换着共享屏幕,打出各种莫名奇妙的字幕,直播玩手机游戏......
更过分的是,这群无耻的人,还对刘老师本人展开了疯狂地辱骂,几乎每一句都充斥着低俗到令人作呕的脏话。
后来,刘老师情绪激动地退出了那场直播,可这一推,竟然就成了她和学生们的永诀。
02
其实,自疫情上网课以来,催生出了一个网络暴力组织——“网课爆破手”。
他们混进学校的网课群里,然后发一些非常恶心的东西,包括语音、图片、视频。
老师、学生受不了了,他们就胜利了。
而新郑三中这位刘老师,正是在他们长期的“爆破”下,情绪激动患上心梗。
据媒体报道,有不少学生在上网课过程中都遭遇了类似的“网课入侵”,其“入侵”内容多样、人数众多,从开麦说话、播放歌曲、刷屏霸屏,到直播淫秽视频、辱骂师生。
相关人员通过网络邀约、组织,去侵入学校网课、公司会议等正常直播活动,大肆破坏后在网上分享“战果”。
在“爆破”团伙之中,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有的还在上学,有的高中肄业,而孤勇“爆破手”的大多也是学生。
学生请“爆破手”入侵课堂的动机多样:有人是不愿意上网课,有人表示自己想放几天假,而有人“单纯觉得好玩”。
就是这群涉世未深的孩子,在网络的“保护伞”下,放下真实世界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将无知变成一把把伤人的刀,刺向网络那端无辜的师生。
一场网络暴力,成就了施暴者的快感,可他们从没想过,网暴带来的一切对于受害者来说有多么可怕。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未成年人的恶,他们的恶比成年人更纯粹、更直接、更没有底线!
还记得那个7月份被逼跳楼的女生吗?
那个网名叫做“依奈”的up主,很擅长画画,热爱玩游戏。
她会在主页上写“想和任何人成为朋友,爱着这里每一个人”,会在家里的墙壁贴上各种鼓励自己的“魔法少女守则”。
其实,这个看上去可爱温柔的姑娘,曾经饱受抑郁症的困扰,多次自杀未遂,后来在朋友和家人的关怀下才慢慢好转。
然而,一群未成年网暴者却盯上了她,对她不断进行网暴和霸凌。
他们恶狠狠地打出字眼:你最好早点死。
最终,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到来。
依奈在他们持续的网暴下彻底情绪崩溃,选择在7月26日那天从大楼上一跃而下。
然而,逼死依奈的未成年网暴者并没有因为依奈的死而感到丝毫的自责和恐慌,而是变本加厉地说出了更恶毒的话语。
信息发达的今天,网暴的成本为零。
而更可怕的是,网络暴力在青少年群体中很容易会发展成校园欺凌。
一旦青少年被网暴瞄准了,后果不堪设想。
03
未成年人网络暴力,已经到了极其可怕的地步,他们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把魔爪伸向了我们看不见的角落。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大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其中42.3%的未成年人曾经遭遇过网络霸凌,很多孩子表示遭遇网络霸凌之后⼀辈子都有心理阴影。
✔ 作为家长,有责任保护他们免受网暴的伤害。
那么该怎么保护呢?如果孩子遭遇网暴,家长怎么帮TA把伤害尽量降低?
家长要强硬起来,教孩子如何正确拒绝伤害
孩子被网暴,作为家长一定要强硬起来。
要告诉孩子:面对网暴不要默默忍受,要有明确拒绝的态度。
如果孩子处理不了,家长就要行动起来,联系老师了解情况,与当事人家长沟通等等。
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把证据收集好。
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联系网络平台对相关内容进行举报投诉。
如果情况没有得到制止,一定要及时报警,用法律保护孩子。
✔ 注意到孩子的变化,防范一切伤害于未然
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日常状态,及时化解、防微杜渐特别重要。
比如,孩子突然不愿意上学了;晚上睡不着或者经常做噩梦;有自我伤害倾向等等。
家长要和孩子、老师多沟通,仔细观察,才能真正做到“察言观色”。
告诉孩子:爸妈一直在关注TA。
这是家长对青春期孩子最有效的支持方式之一。
✔ 网络暴力的恶意,只有亲身承受那一刻才知道有残酷。
对孩子,我们要教会他们对网暴的态度:
做淡定的一小撮,而不是狂热的大多数。
而如果孩子面对这样的恶意,家长一定要赋予孩子拒绝的勇气,帮助TA,保护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