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孩的社交硬通货,你知道是什么吗?
答案是,几乎每个学校门口小店都有卖的奥特曼卡片。奥特曼卡牌已经成了一种社交刚需,小学生对各路奥特曼比对自家的七大姑八大姨还熟悉百倍。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网络游戏持续加强管控,强制推行防沉迷模式,一些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中渐渐失去阵地,但一颗想玩游戏的心却始终没有停下。
没错,就是那个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IP奥特曼,谁能想到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奥特曼居然能再度翻红,还成了孩子圈儿里的“社交神器”。
01
卡游的奥特曼卡牌,只要是玩过水浒卡、三国卡或者宝可梦、游戏王卡牌的80后90后,就一定不会陌生。
不同的是,当年花钱,你还能吃包干脆面,现在花钱,你的孩子只能买张纸。
但这丝毫不影响小学生对奥特曼卡牌的痴迷,谁让奥特曼是小学生公认的“顶流”呢。
有人把这称之为卡牌版的泡泡玛特,但卡牌的生意,可比泡泡玛特好做多了。单张价格不到一毛钱的超低成本,买IP+打印,不用花钱设计内容,关键还有它太能整活了。
经典版、豪华版、星云版,R卡、SR卡、SSR卡、UR卡......
奥特曼卡牌究竟有多少种分类和多少个等级,大人永远搞不明白,小孩永远买不完。
这奥特曼卡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孩子如此着迷?
奥特曼卡片之所以这么有魔力很大的原因在于其“社交属性”。
许多家长表示靠着奥特曼卡片,自己的孩子更容易融入同龄人的圈子里,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这也是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也要给孩子买卡的缘由之一。
其次,奥特曼本就是众多孩子心目中的偶像,就像成年人追星一样,为了自己的偶像花钱是一件开心且值得骄傲的事情。
另外奥特曼卡类型众多,每个卡中的人物怪兽都有攻击力、防御值、必杀技,还有各种不同的形态,等级越复杂,供孩子比较的内容就越广泛,交流的价值就越高。
卡牌的等级越高,精致程度也越高,手中有几张稀有卡片,都能在学校“横着走”了。
02
近日,一则“家长花200万给娃集奥特曼卡没集齐”的话题登上了热搜。
北京朝阳一家卡游旗舰店内,被店内顾客称为“卡王”的家长称:自儿子‘入坑’奥特曼卡以来,已经陆陆续续花将近200万元用来抽卡了,但还没有集齐。
网友调侃:“你相信光吗?”
“我只相信钱能花光。”
奥特曼卡爱好者科普称,总花费在万元左右的算一般爱好者,超过十万元的算是行家,当总花费上百万元后,就会在圈子里被称为“卡王”。
有能力花费200万元的家长并不多见,不过多名家长称,带孩子来一次旗舰店,开销几乎都在千元以上。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奥特曼卡”,映入眼帘的不仅是小学生持卡炫耀,还有家长们总结的认卡经验,供其他“奥特曼妈妈”参考。
有网友表示,自家娃痴迷奥特曼卡,不给买就哭闹。
购买奥特曼卡片情有可原,但是要谨防攀比风气的形成。
他们对金钱概念模糊,又缺乏判断力和成熟的消费观,容易冲动消费,这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担忧。
许多家长们纠结到底该不该支持孩子购买这些卡片,其实正确引导才更为关键。
一部分家长都会觉得奥特曼卡牌就是一株大毒草,赚这份钱的企业和商家都太黑心。
有的家长甚至直接撕掉了孩子费心收集的卡牌,引发了家庭“战争”。
殊不知,家长眼里的废纸,却是孩子眼里的珍宝。
03
童年时期迷恋某个东西无可厚非,只要不是过度,都可以适当支持,毕竟谁没个童年热爱的东西。
但父母们还是需要正向进行引导,不要采取那么简单粗暴的方式,只会物极必反。
与其撕了、毁了这些卡,不如给他一个缓冲的机会,做好引导。
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奥特曼,可以满足孩子对英雄的幻想。
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和价值观,告诉他奥特曼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购买只是喜欢英雄的一种方式,学习英雄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英雄的正义让孩子学会感恩,认识到只有付出才能打败生活中的怪兽。
满足孩子的兴趣需求
孩子到了兴趣的敏感期,孩子痴迷一样东西,说明这样东西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意义。
一个孩子丢了卡册,家长帮忙张贴寻物启事,结尾还写到:“这是孩子攒了很久的卡片,是他很心爱的东西。”
有的家长一步到位,一次性买齐所有稀有卡。
父母大可以跟孩子一起玩,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在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认识,随着孩子见识的增长,兴趣爱好也会更广泛。
所以,父母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保护孩子的童年,长大后他们便很少产生匮乏感。
理性消费
父母要教会孩子分清“需要”和“想要”的区别,帮孩子分析商家的套路,避免被忽悠,养成合理的消费的习惯。
适度的购买是没有问题的,当过度追求能力范围以外的东西时理智就容易被控制。
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开卡技巧,买同样价值的东西,孩子可以有很多的选择。
过一段时间还要问问他购买后的心得,可以通过成绩或者劳动获得之后购买的资金。
只要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理性消费,孩子就不会陷入消费误区,将来也不会掉入校园贷、套路贷等陷阱。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诱惑,父母挡不住所有的“子弹”,不如引导孩子躲避和预防。
不要因为舍得花钱,让商家成了赢家。
理性对待孩子的社交和攀比,让孩子通过提升成绩、教养、能力来超越别人。
父母的责任,是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用好的精神浸润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