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刘亦菲,大众心目中的“神仙姐姐”,其实也是一个“逗比”。
21年6月,一次大型颁奖晚会上,主持人提问,她和主办单位的渊源。
不同于其他明星的“高情商”,刘亦菲慢悠悠地举起话筒,笑道:“我是会员。”
顾客就是上帝,这样的回答,隐隐然是在暗示“我是你金主爸爸”。
刘亦菲云淡风轻的回答,让许多网友不禁感慨:“原来你是这样的神仙姐姐,失误失误了。”
至此,刘亦菲“神仙姐姐”的光环,似乎崩塌了。
01、真正的刘亦菲,是什么样的?
对于观众而言,刘亦菲一直是那个十年如一日的“神仙姐姐”。
毕竟,她清冷孤傲的形象,实在太过深入人心。
《金粉世家》的白秀珠。
《天龙八部》的王语嫣。
《仙剑奇侠传》的赵灵儿。
《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
丹凤眼、鹅蛋脸、柳叶眉,一颦一笑,宛若仙人。
正如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灵气十足,高冷冰清。一个垂眸,一个抬眼,就已经是惊艳众生的存在。
自此之后,她虽然尝试了很多和“神仙姐姐”反差很大的角色,但她始终无法摆脱“神仙姐姐”的人设。
然而,打破人设本身的滤镜,真正的刘亦菲,却堪称娱乐圈的一股清流。
在别的女星忙于机场走秀、红毯比美时,她却像一股清流,凭着话题“刘亦菲的瞎穿合集”,一度冲上热搜。
“全红装”、“全绿装”、“全灰装”,毫无规则可言。
她不是雇不起造型团队,也不是看不见网上的吐槽声。作为演员,她深谙这些都并不重要。
一直以来,刘亦菲都活得通透而真实。
甚至,亲口打破外界多年来的滤镜。
“很多人叫我神仙姐姐,我觉得这可能通稿发太多了,你知道吗?”
还有,在李静的采访中,刘亦菲被夸赞男孩喜欢什么什么时的经典发言:“我管他喜欢什么!”
这很刘亦菲。
看起来,她每次发言都一本正经,满脸真诚,却莫名的让我们觉得忍俊不禁。
她的实诚、她的幽默、她的清醒,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实在太过于宝贵和显眼。
气定闲神,自信无谓,活成了多少人心目中的白月光。
在娱乐圈巨大的名利场面前,她深切的明白:“欲望太大,杂念就会随之翻倍,进而,迷失本心,这对于演员来讲没有用。”
不随大流,不讨好舆论,不粉饰,不违心。
如此,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名利面前,能否保持本心?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多少人被社会所裹挟,推搡着向前。
人们的心,渐渐变得逐渐浮躁起来了,开始追求速度,追求外在,更加迫切的追求名与利,而逐渐抛弃了内在,抛弃了内涵......
2021年,有多少光鲜亮丽的明星们相继倒台,郑爽代孕、吴亦凡约p、薇娅偷税、张庭夫妇被查......
人设的崩塌背后,不仅是对道德底线的挑战,更是对法律的置若罔闻。
秉持着利益至上,奢侈带来的放纵,快速发展而不注重实力的沉淀,终归只是昙花一现,最终只落得被唾弃与指责的下场。
而与娱乐圈“脏乱差”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疫情面前的大爱无疆、是奥运健儿的英姿飒爽、是平凡之人汇聚起的“他力量”。
疫情的卷土重来,有多少人日复一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坚守”的含义,用不变本心恪守坚持的初衷,在特殊时期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3月12日,吉林长春市健民市场附近,一名防疫人员在雪中用餐,有路过的行人不忍,提醒道:“找一个不下雪的地方吃啊。”
防疫人员回答:“没事,吃一口得了。”
还有吉林大学的工作人员,一句“我们一定会把饭供上”,瞬间让大家“破防”。
一句话,一张图,简单却有力,让身处疫情中的学子们,感受到温暖的力量。
万般风雨,一种坚持。
有人身居“高处”,是流量的宠儿,却德不配位,遭人唾骂;有人风里“逆行”,用一个个血肉之躯,去为疫情下的人们,撑起一片安全温暖的天地。
人之初,性本善;选择不同,结局自然也就各异。
不可否认,名利的诱惑的确是人生命中的一大考验。
实现个人价值,追求更好的生活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被名利二字束缚住,陷入欲望的沼泽,往往会落得悲惨的结局,得不偿失。
在浮躁的名利面前,能否保持住纯真的本心,是人生的必修之课。
3、教孩子保持真我,不随波逐流
W·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出: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而缺乏这种自我意识,或者分不清自我存在的意识,就会缺乏对真我的正确认知,继而在情感或者意志上产生偏差,人云亦云,走上弯路。
而缺乏自我的正常表现,主要体现在“镜中我”效应:孩子们通常通过别人的反馈和评价而产生的自我观念。
这容易使得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活在别人的看法里,而忽略自己的感受,继而惶惶而不可终。
还有些孩子会因为缺乏自我,而没有安全感,在自卑的情绪里衍生,从而对事物的发展缺少自我的把控力,因不可控而畏头畏尾,对外界失去探索的兴趣。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通过自我评价、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从而根据自我认识,进行自我增强,提升自信,不断让自我进步,最后形成自我的行为参考,来指导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给予陪伴与鼓励。鼓励孩子发现优点,在对自我的不断认可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如此,才能形成鲜明的个性,找到自我的价值,在错误的价值观面前,也能巍然不动,明辨是非。
快速发展的时代里,短视频等如雨后春笋般在每一台智能手机上“生根”并且“发芽”。
有人为了出名无下限,大博眼球;有人为了流量炒作,雇佣专业团队。“地铁站下叉”“人行道空翻”、“装神弄鬼”私闯民宅、“大胃王”......不计其数。
不恰当的舆论环境,错误的价值观导向,使得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认为“读书无用论”,寒窗苦读的学生都是白痴,“996”的白领们甚是迂腐......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在错误的观念中,能够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站在客观的角度审时度势。
父母有意识、有原则地从小培养孩子 的"真我",避免溺爱孩子,他们也能在自由和有爱的土壤中,茁壮生长,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