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 毁人“千元口红”画画
之前在网上曾看见一个小姑娘,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房间被亲戚家的一个熊孩子毁的乱七八糟。大牌口红被拿来“作画”,房间的衣柜上也满是口红的涂鸦。她学画画的画具和喜欢的明星海报被糟蹋得不忍直视。自己的手表一个在床底下一个在桌面上,且已经被画的“面目全非”。
在没有自己允许的情况下,自己喜欢的东西被小孩子弄成这样,原以为对方家长会主动道歉给出说法,没想到的是,小孩妈妈以“小孩不懂事”、“回头给你买零食当补偿”试图搪塞过去,而从未觉得抱歉。末了,来了一句:“我是长辈,你说话要注意以及......”
这种让人愤慨的话,透露出的不仅是熊孩子的“娇生惯养”,更是熊家长的功不可没。
- 被损害的“折翼天使”
在上海的玻璃博物馆,有一双巧夺天工的玻璃翅膀,作品名叫做《天使在等待》,是国内玻璃艺术博士为她刚出生的女儿创造而成。这双精美夺目的翅膀却“折翼”了。某一天,有两个熊孩子越过栅栏,使劲生拉硬拽翅膀,而小孩家长在护栏外开心地为小孩拍着照片......
最终导致天使翅膀的折裂,工艺复杂,饱含精力与爱的作品就这样被毁于一旦。最终博物馆与创作者商量决定不修复这个作品,而是保留它被破坏的样子,改名为《折》,并配上被它被损坏时的视频,继续展出。
- 用可乐洗钢琴被索赔20万
重庆一个熊孩子在亲戚家玩的时候,把水浇到亲戚家的钢琴上,在父母的维护下,熊孩子“顺利逃脱”。没想到之后熊孩子跟父母一起去逛商场,趁服务人员的阻止,将可乐倒在钢琴上面,美名其曰为“洗钢琴”。
而熊家长又是开启了同样的模式,一会认为商家讹钱,一会狡辩孩子还小。后来店主电话报警后,警察判定熊孩子一家赔偿店老板共计19.8万元。害人最终害己,所付出的“恶”最终会自食其果。教育无果,熊家长终究会为熊孩子的行为买单
02.熊孩子背后是教养缺失
孩子出生后就如同一张白纸,而多半变得“熊”是由于父母的撑腰与纵容。孩子的天性与社会规则需要在父母的教导下才能调和。当违背道德、社会规则后,如果不加制止反而宠溺,只会让孩子变得有恃无恐;家长没有原则,也会让孩子无法无天,在作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教养的缺失会导致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没有同理心。教养来自于家庭,一般而言,家长就是主导家庭教养的“教主”。
●教,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父母行为的规范将影响孩子的成长轨迹,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导向何方取决于父母手中的“掌舵盘”。
●养,不仅是身体的养育,还意味着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得待人接物,不蛮横骄纵。
而教养缺失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父母本身的教养、修养差,董卿说过一句话:“你想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些不可理喻的熊家长背后本身就是中国式巨婴。
故意把孕妇撞流产、嫌电钻声太吵用小刀割掉工人的安全带、因不给吃鸡排而把姑娘狠狠推向轨道、扔灭火器、砖头砸死人等等“熊孩子”,这些由父母一手打造的“杀人犯”,他们根本不能说是“熊”,而根本在犯罪。他们从未树立起对生命的敬畏,漠然的让人毛骨悚然,很难想象这种孩子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但我想,世界终究会悄悄奖励有教养的孩子,也会无情淹没那些没教养的人。
03.如何避免孩子成为熊孩子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如何引导孩子走上成长的正确道路,除了自身的以身作则还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
- 给孩子立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小给孩子树立规矩,可以使得他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的规矩还要有明确的要求,在孩子犯错误时,不能轻易动摇或者妥协,不然孩子就会觉得规矩就等同于虚设。
制定规矩时还要设立明确的惩罚规则。这样一来是可以树立威信,二来也会把孩子重复犯同一个错误的概率降低。同时家长还要以身作则,只有带头做到,起到示范作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教孩子换位思考
孩子在未形成自己的是非观时,需要家长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当孩子开始有“熊”的苗头时候,不妨教会他学会换位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就会有道德约束感,继而有意识地避免去“伤害”别人。换位思考有利于亲子关系,孩子更能体谅父母,也有助于他自己今后的社交,能够宽以待人。还能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保持客观、理性和中立,遇事更加成熟稳重。
- 父母的榜样是好向导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榜样的示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的思维纬度、行为习惯、待人处事是孩子的模仿体,好的父母是好榜样好向导,不好的父母会毁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