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羽毛球玩法,人人会玩,但是不一定每个人玩的很好,如何进行合理的借用羽毛球发力,羽毛球夏令营专家表示理论上它只能作为一种思考的智力技巧。但是有时你也会发现正因为有了这种思考也是学习羽毛球必须要用到的,才会想到要进行着训练的智力技巧。如果在打羽毛球的发力,或者它如乒乓球一样都要控制得当,那么区别是羽毛球很多时候除了腕力外,手指的捻力也很重要。
首先,对初学者来说,一上来就提到抬大臂、甩小臂、压腕、内旋、外旋,这球还没打,头已经晕了。再加上转体、扭腰,更是一头雾水。
我们打羽毛球的目的是娱乐。为了提高娱乐的程度,会努力提高打球的技巧。提高打球的水平,也是减少受伤的最好的方法。但是提高水平成为一种负担或痛苦的话,那就不值得了。
回到发力这个话题上,最基本的就是小臂后摆引拍,然后向前挥出。击球前制动,再靠小臂的内旋或甩腕将球击出。这就是三节棍中的后两节。这个发力的过程,可以打个比方。把球拍想象为菜刀的话,你是在剁肉馅,而不是切肉。如果你还体会不到的话,这是你表现的一个机会。下次包饺子时,自报奋勇,剁一次就知道了。
等这两节棍基本掌握了,再加大臂这一节。初学者收到的最多的指教就是先练好高远球。而为练好高远球,收到的最多的提醒大概就是要提高击球点。要提高击球点,就要求大臂抬高。这常常使初学者很困惑。这里有两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是发力,一个是击球点。大臂抬不抬高,并不是发力的要点。其目的只是要提高击球点。发力的根本还是小臂的后摆引拍。没有充分的引拍,小臂摆动的距离就短,击球的力量就小。经常听到很多人提起专业选手,好像靠小臂或手腕就可发力击球。这就是发力的要点——小臂后摆引拍。击高远球时,大臂抬高,就是有利于小臂后摆引拍,同时提高击球点。
至于利用身体的力,实际上就是靠身体的转动或摆动,给这个三节棍(大臂、小臂、球拍)整体一个初速度。这个速度叠加到球拍的摆动速度上,增加击球力度。打个极端的比方,就好象你坐在炮弹上击球一样。
这里还想说一点细节,关于球拍的摆动。也就是三节棍的最后一节。
通常的正手握拍击球。用小臂内旋击球时,转动支点在拍柄的下端。比较典型的是肖杰的演示。她提到小臂的内旋和外旋最多。
正手握拍击球。不同的是靠手腕下压。这时的转动支点就在手腕处。最典型的是熊国宝的演示。这两种方法大同小异。只是摆动球怕的方式不同而已。
反手击球。靠小臂外旋击球的话,转动支点和正手一样在拍柄下端。如果靠手腕后翻的话,同样转动支点会移到手腕处。转动支点提前,靠近食指的位置。这就缩短了力矩(转动支点和平衡点的距离),同时小指可以内扣辅助发力。因为有两处发力点,所以击球力度的掌握就比较容易一些。听说过手指捻动发力,也许就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