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至民国期间,城乡居民住宅悬殊。城镇上层绅商之家,房舍讲求配套,分主房、配房、客厅、书房、门房等。形式有二进院、三进院或设东西两院。门楼高大宽阔,起脊双翘,迎门是影壁,上多为砖刻或书写的“福”或“寿”等字样。有功名者,门前左右置石狮l对;无功名者,也有上马石或石鼓。前院较小,后院较大。前院南房为客厅,北屋置屏门,与后院(二进院)相通。后院为居住院,北房有前出厦,并留有后门,或由北房两侧通向三进院。三进院又称旷院,建有厨房、厕所。有的三进院设书房,又称书房院。设东西两院者,房屋造型大同小异,两相对称,东院为主房。建筑设计讲究a美观坚固,石砌房基,青砖垒墙,房脊四梢用雕有鹿、麟、龙、虎、花卉、吉祥文字的砖瓦装饰。城镇小康之家,多住四合院。院落方正,主房在北,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低于正房,为儿女辈居住,南房为客厅,大门有过道,门外两侧有上马石。房子多为砖、石、土坯、木柱混合结构。传统住房多用木棱、木板做门窗。采光通气,保温性能较差。城镇贫苦之家多住简陋矮房窄屋,三代一室。房屋多为自家搭造,以席为壁,以草为顶,砖石压坠,冬不避寒,夏不挡暑。
建国后,城镇老城区的旧式平房多已翻盖,传统的四合院已不再建,简陋住房被拆除后,新建了居民住宅楼。居民喜欢住单元成套的楼房,卧室、中厅、厨房、厕所、暖气等设备齐全。小镇居民爱住单门独院的平房。在农村,农民传统住房以四合院居多,由3代同堂的大家庭居住。一般人家北房3间或5间,坐北朝南。正房(上房),由长辈居住;东西屋各为两间或3间,低于北屋,由晚辈居住或作仓房;南屋1~2间堆放柴草兼作厨房;栏圈设在西南隅,供饲养家畜兼作厕所;大门接南屋开在东南隅,一般为门楼或过道两种形式;院内对门有影壁;房屋间有院墙连接封闭。旧式住房多为土木结构平顶房。因各地土质不同有夯土、垛泥、垒土坯等多种建房方法。富裕之家住房多为砖木结构,青砖小瓦,墙面屋顶为青灰色。富裕户“4房”俱全。贫穷户则样式不一。北房为5间,中间3间,两头各l单间,俗称”二郎担山”,另配偏房,多系3间。北房多为3间,两暗一明,中间做饭,东西间住人。两明一暗者,明间住人做饭,暗间放东西。北房4间者,一头有一单间,其余3间相通。相通的3间,两间无隔墙成明间,屋顶有木梁承托,另一间间壁成里间。相通的3间住人,边上的单间放东西。平顶房顶泥麦秸或麦糠泥。
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一些瓦碱土泥房。农村居民不但在这种房顶之上晾晒物品,暑期中还上房乘凉,不少人还在房顶上露宿,这种习俗流传已久。贫苦户住房多为草房,俗称“土里围”。如遇多雨,便墙倒屋塌,常常一两年就要翻盖一次,即所谓越穷越盖房。农村建房禁忌很多,如忌房院不方正、两山夹一门、出门碰屋山、院落倒流水等等。
建国后,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除城镇近郊外,农村居民新建住房者较少。1979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兴起“建房热”,多由村镇统一规划,兴建新式平房。由于传统的4世或3世同堂的大家庭趋向解体,加之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三四口之家居多,传统的四合院住房已被淘汰。新式住房一般为北房4间,一明间两套间,明间会客,套间为卧室,一间另开门作仓房,另建两间偏房(东屋或西屋)作厨房,除大门与栏圈之外,周围以院墙封闭。近几年,建3室5间北房者日益增多。新建平房的房内与院落,较之旧式四合院更加宽敞明亮。新式平房一般为砖木水泥结构,墙面屋顶呈红色,起脊大瓦,玻璃门窗,水泥地面。城镇近郊及乡间富裕农民住房不少是前出厦,个别农户住宅则是别墅式独院两层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