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魔术师在创作魔术的时候, 最初都是在得到一个灵感, 又或者是在把弄一个意念或者是一个技巧, 先看能做到些什么, 得出基本原型后再考虑如何把套路完整化。不过, 因为思路的习惯取向和对于魔术的钻研方向方向不一, 最后就会把作品修改成某种类型的魔术。
在正式踏入主题之前, 希望大家要注意一点:
没有所谓 “最好的方法” 来达成魔术, 只有 “最适合自己和最适合表演环境” 的方法来达成魔术。
理论上, 创作者一般都不会绝对的特别排斥某种处理方法,, 但一个魔术效果往往有无数的方法和途径可以达成, 然而, 技巧和方法上的选择则是一个相当主观性的问题。
每个魔术师的自身情况不一样, 因此就会自然而然的作出不同的抉择, 那么﹐其中最明显的限制就体现在不同魔术师的手法造诣上。
假设我要做一个表演, 流程的一部份要把牌迭分成红黑两色, 现在考虑一下几种方案的优劣:
A 方案是使用梯形牌。
B 方案是让观众首先把牌迭自行分成红黑两色, 然后自己拿回牌迭后, 执行几个假洗牌和假切牌, 保持牌迭次序不乱。
C 方案是做 Lennart Green 的 Angle Seperation。
在一般的情况下:
A 方案的优点是效果最干净, 做法也最容易; 缺点是一定要用道具牌
B 方案的优点是虽然所需技巧略多过 A方案, 但是用一副普通牌就可以了;
缺点是这种方式对于观众而言的可信度比较低, 因为我拿回牌迭后, 在展示红黑两色分开前, 我无法再展示红黑两色混合的状态, 也就是说, 我要牺牲整个效果的可信度, 除此之外, 我还需要有一个恰当的演绎方式把过程合理化。
C 方案的优点是可以用普通的扑克牌, 而且红黑两色分开前也可以确实的展示红黑两色混合的情况; 缺点是在能够有效的使用这个技巧前, 我要花上好一段时间练习。
现在考虑以下几种因素和表演场合:
1) 假设我参与一个电视节目的排摄, 而我只需要表演一个魔术。
2) 假设我的手法一般, 在一个社交场合中朋友们突然递了一副普通纸牌给我, 要求我表演几个魔术给大家看。
3) 假设我的手法非常高超, 在一个社交场合中朋友们突然递了一副普通纸牌给我,要求我表演几个魔术给大家看。
答案是非常明显的, 因为表演者自身以及表演环境的变化, 因此相应方法的优劣也会有所分别。
在第一种表演环境当中, 无论我手法高低也好, 我都应该使用道具牌, 因为效果就是唯一的考虑。
第二和第三的表演环境相同, 但表演者本身的限制则造就了不同的取向。
再举一个对于魔术的做法选择落差非常明显的例子: 已经过身的 Tommy Wonder
和以手技闻名的 Shoot Ogawa。
Tommy Wonder 坚持一个信念与哲学: 那些看起来没做过什么的而效果自然发生的魔术就是他要表演的魔术。
他不要让观众感觉到他似乎在做, 或者是做过什么事情。就算是观众感觉到, 但实际上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也还是不行。因为他的这种坚持, 所以他选择了使用比较多的道具来替代手法。
这算是完美吗? 有些人会说是, 有些人会说不是。 原因呢? 考虑到道具管理这一项的话, 那么有些人就可能会觉得, 如果每表演一个魔术套路就要用一个不同的道具的话, 那还不如不做。
Shoot Ogawa 与 Tommy Wonder 的想法几乎就快要背道而驰, 他追求的是技巧上的卓越, 不是说他不考虑效果, 而是说他会更为着重到底一个效果是不是能用纯粹的技巧和手法来完成。魔术师们欣赏 Shoot Ogawa 的地方也是他有如杂技般的高难度技巧。这种环境更进一步地鼓励了他追求技巧, 为魔术师们表演魔术。
客观去看的话, 那么就不能说这两种思考方式或者是取向的其中一种是比较好的,毕竟每个人的位置不一样, 而魔术的发展是需要各种不同的思考方式来开拓不同的可能性。
明白到这一点之后, 现在我们就可以看看各式各样的创作考虑, 那么首先就以不同的手法技巧难度开始:
许多创作者在一开始创作的时候就会抱有不一样的取向和条件, 例如说我的师傅 Peter Duffie 就同时是半自动化魔术 (Semi-Automatic)和高难度手技主导 (Sleight of Hand Driven) 两个极端的代表性人物。
第一种: Self working Magic [Semi-Automatic] [半] 自动化魔术
代表性套路: Paul Curry 原装版本的 Out of This World
代表性人物: Karl Fulves, Steve Beam, Nick Trost, Peter Duffie
世界上当然没有真正的自动化魔术, 就算是再简单的魔术, 你还是需要去做一些最基本的操作, 只不过相比其它魔术套路而言, 这类魔术的技巧难度相当低, 那么主要依赖的可能就是一些事前的准备和某些数学原则等等, 所以﹐比较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半自动魔术。
其实, 在实际表演当中, 这类型的魔术很难拿捏好分寸, 原因就在于在相当大部份的情况当中, 魔术师都只是一个负责颁布指令的角色, 整个过程需要观众的高度配合。
派多少张牌﹐移动多少次硬币, 要记着些什么...这些规则和顺序必须在表演前便解释的清楚, 然后便要由观众自己来执行。
那么由于魔术师真的没怎么参与道具的处理过程﹐观众的反应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
1) 觉得魔术非常神奇, 原因就在于看起来魔术师并没做过些什么
或者
2) 觉得这不是魔术, 而是什么迷题, 又或者是利用了什么数学原则等等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