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的基本维度包括互动的内容、形式、频率、强度、时间等要素。北京大学心航线夏令营认为每种因素都对孩子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1.互动内容:父母和孩子都是互动的主体,而互动的客体就是互动内容。互动的内容往往就是孩子的学习的对象。所以互动的内容越广泛,越有助于孩子知识经验的丰富;越有助于认知结构的复杂化,即智力水平的提高。互动的内容可以由孩子发起,也可以由家长发起。
2.互动形式:直接的形式有语言互动、行为互动、表情态度互动。高质量、高频率的语言互动不仅有助于孩子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语言中蕴含的文化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等都可以转化为孩子的素质。行为互动,无论在孩子掌握语言之前还是掌握语言之后,其作用都十分巨大。尤其对孩子的技能、能力、习惯、经验、品行等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身教胜于言教是有科学根据的。表情态度对孩子的感染力是极其显著的。无论是直接对孩子的表情态度还是在孩子面前对他人的表情态度,都会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无论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表情态度,都会以同样的性质转移到孩子身上。所以脾气暴躁的家长就会有爱发脾气的孩子;对人和事热情的家长就会有热心肠的孩子。间接的互动形式主要是,孩子与由家长创设的家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相互作用。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环境之子。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环境的质量决定人的质量。同理,家长有意无意创设的家庭物质环境和营造的精神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人一生都深深地打着家庭的烙印。所以每一位家长应该严肃认真地考虑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3.互动频率:即指单位时间里,家长与孩子相互作用的次数。例如有的妈妈和孩子在一起时,喋喋不休地同孩子讲话,而有的家长则在思考自己的问题,很少与孩子讲话。前者的语言互动频率高于后者。众多的情况表明,喜欢与孩子讲话的家长,孩子开口说话的时间要早。
4.互动强度:一般指双方相互作用的程度。例如一个与孩子一起玩游戏的家长与一个在一边看着孩子玩游戏的家长,对孩子的作用强度是不同的。无数实践证明家长多参与孩子的游戏,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5.互动时间:主要指双方直接接触时间的长短。许多双职工家庭,父母与孩子互动的时间不足,甚至完全无时间互动,这种情况十分不利孩子的健康发展。所以,无论多忙,家长都应合理安排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另外,既然家长没有很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就更要讲求互动质量。
对互动的控制,目的是提高互动质量。对互动主体――家长和孩子而言,首先,家长要提高对互动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提高教育艺术。这是提高互动质量的前提。其次,要激发孩子互动的热情,这就要求每次互动都能给孩子带来乐趣和满足。互动的双主体都对互动有积极性,是维持互动的动力。
互动控制,主要是去除产生消极或错误互动的因素,保证互动向着有利于培养目标达成的方向发展。遗憾的是许多家长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不知道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无法判断哪些是积极因素,哪些是消极因素。尽管家庭的培养目标不可能一样,但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具备聪明、勇敢、仁义、稳定平和的个性、尊重他人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爱想肯做、合群互助的精神、独立自主、富有创造能力、良好的习惯、身心健康等特征。为了在幼年时期奠定这些品质的基础,家长要以有利于这些品质形成的方式加强与孩子互动的时间、强度、频率,即多和孩子在一起,积极参与孩子的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不断丰富互动的内容与形式。相信孩子自一定能向着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健康发展。在家是好孩子、在校是好学生、在社会是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