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讲过关于投篮的衔接问题,今天手的恢复状态不错,就给大家讲讲投篮的全部细节问题,包括投篮的力量传导模式和协调力调整等小细节,新手可以不必看。2016篮球夏令营>>>
前阵子论坛里有朋友问我力量传导是什么,我想不明白肯定不仅仅是他一人,但是只要经常看我帖子的朋友肯定晓得,今天在此再讲一次,所谓力量传导,就是人在完成某个动作时力量经过流程。例如,玩拳击打出的直拳要比没打过的人力量大很多,除体质上的差别之外,力量传导也起很大作用。出拳时发力是始于脚底,借助脚前掌推动力增加一部分力量,之后再推动小腿,然后再至大腿--腰部--肩部--大臂--小臂。这个力量在传输过程中,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力量逐级增加,最终将累积起来的力量一次性爆发,达到最大的杀伤效果。这个力所经过的地点流程就叫做力量传导过程。
篮球中讲究的规范动作一部分也存在力量传导,有很多力量较强的球员无法强吃瘦小的球员,终归到底就是不会正确的使用力量传导;身体无法配合脚步,或者动作不规范而失掉有利重心等现象的出现,都无法使力量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回归正题,投篮的力量传导过程是什么呢?大部分研究人员给出的答案是力量经由脚底--膝盖--大腿--腰部--肩部--大臂--小臂--手腕;而业余赛场上有些经验的球员大部分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这个公式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即力量换算过程。
篮球和其他运动不同,讲究一个合理性,而并不是力量越大就越好的,力量经由的过程越多,控制起来就越不稳定,因为传导而来的力量每次都在递增,身体的自我调整也越频繁,如果不是力量不济的前提下,我们更需要的是协调力。
新手们在投篮的时候不懂得什么是协调用力,而只是单纯的依靠改变手部力量来调整投篮力度,这样会使投篮变的难以掌握,影响进步速度。单纯位置的力量是难以掌握的,稳定性也越差。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想一拳在拳靶上打出200磅的力量是很难拿捏的,通常距离200磅会有很大距离,但是如果让我们5圈打出200磅的话,这个差距就会被缩小。
当足底力量上升到膝盖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直接向上走的,其中一部分力量要返回脚底,因为身体要借助这个反作用力向上,这样才能把力量传导上去,因为膝盖有关节,不是直的。所以我们在加速投篮过程的时候,力量并不是从脚底而起,而是从膝盖而起。膝盖同时发出向上和向下的两个力量,而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的让这两股力量达到均衡,这样以便于我们控制。之后,力量沿身体中轴线接由上胸出到达肩前侧,手臂自然向上将球投出。
整个过程我们忽视了足底,小腿,以及手腕,而将大腿,腰部视为一个整体,胸部和手部视为一个整体,简化了投篮的力量传导过程,变成了膝盖+上述部分的力量总和传递至触发点之后等于协调力的时候,手部就会跟随这个力量完成投篮动作。之后的练习我们都可以根据这个协调力来判定是否会出现力道的偏差,当协调力能被充分掌握的时候,不论是投篮速度还是力度都可以拿捏的很好,换言之只要熟悉了身体力量传导的协调力,定点投篮并不是什么难事。
当比赛的时候,通常会有对方球员上前封堵,我们会采取跳投或其他等方式达到投篮目的,那么这时身体的协调用力会被破坏,这时我们就需要再把串联起来的部分分散开,通常我们会使用手腕的力量加一点力量调整,因为手腕相对与其他位置更容易被调整。
之前也有将过投篮的衔接问题,那一篇里我有给大家讲过,接球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是非投篮手,那么再结合本篇我们可以轻易的看出来,非惯用手接球同时,身体惯性力量传导开始,由于身体长时间适应力量传导过程,左手只需要把球拖到右手的击发点即可完成投篮。
手型部分再结合一下弹道理论就可以,这里就不细说了。
有些初学者之所以用手推球投篮是因为他们还不习惯让身体的力量由下往上走,因为人体本能的力量传导是向前推进的,这样更容易发力,但是却不符合投篮命中率与稳定性的力量传导模式,所以不规范的姿势必须要改,在标准的力量传导模式之外,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