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乏语言环境
学生除了每周的英语课之外,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而课堂多以老师授课为主,致使学生也缺少实践的机会,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最终导致了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英语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学习英语口语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增加交流的机会,将新知识融入到实际情景中进行教学。比如角色扮演对话、图片描述、分组讨论、讲故事等等。除了增加课堂上的练习机会,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学习英语口语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各自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比如在课堂下也要用英语进行交流,亦或是创办、参加一些英语角或者英语沙龙活动。在那里不但可以练习口语,还可以交流英语口语学习的经验,开拓视野,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不敢开口说英语
学习英语口语不是靠课本知识就可以,需要大量实际练习。但我们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自信心增强,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致使形成心理障碍,怕说错怕遭到讥笑。越是不敢开口越是不能说好,导致恶性循环。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因人而异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准确积极的评价学生,增加学生自信心。在授课时,多以鼓励欣赏为主,在学生表达错误时适当给以提醒和暗示,让每个学生体会开口说的喜悦。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英语学习。给自己的目标不要订的过高,没有人很快就可以与外国人流利的交流。可以先从简单句说起,能表达自己意思即可,然后在逐步增加难度,适当加入修辞方法等等。
三、缺少英语思维
大部分中国学生掌握的常常是一些书面词汇,而对口语中使用的词汇或者一些简单词汇的多种用法了解甚少。讲出的英语也比较生硬,甚至带有浓厚的汉语色彩,致使与外国人沟通较难。
要求学生适当的更新英语口语教材,不要指望一套书就可以解决自己口语问题。在学习英语口语过程中,不要单纯学习语言,要了解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尽量使用英英词典而不是英汉词典。学会了用应用英语思维,讲出的英语才更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