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英语教育和英语教学的杰出成果产生了“中式英语”,学生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除了会考试,生活和工作中仍然是聋子、是哑巴。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持续了几十年,是不应该的,是中国教育界的耻辱,也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哀。这种状况必须要改变,也必将要改变。
绝大多数人学了十几年后仍旧说不好英语,认为一定是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其实,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不管你是从多大年纪开始学起,初学的时候,对与外语而言,你就是个婴儿。既然是婴儿,就应该遵循婴儿学习语言的顺序,急功近利的想法是要不得的。
语法,在阅读阶段再涉足也不迟
我个人认为,不先说话,而先琢磨语法的人,大多是想走捷径的人,其实,语言本无法,亦无捷径,语言就是说出来的,而后,才是有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所谓的“法”,是人为的对语言的后天归纳、总结和提炼而已。学习语法,放到已经可以熟练地说之后再涉及吧。聋子英语、哑巴英语,都是先学语法害的。
英语口语的语感形成后,再培养自己的书面语的语感。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呢?最好的方法,是阅读母语是英语的人创作的作品,而且,最好有中文对照。用地道的英语,对照地道的汉语。比较,在比较中形成英语的语感。
需要说明的是,开始阅读之前,一定要认识至少500个以上的常用单词。否则,是不建议匆匆开始阅读的。因为,砍柴要用到刀,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本书,要反复读,反复琢磨,要读得了然于胸方可读第二本。万万急不得。因为,吃透一本书,要比通读十本书还要有益。
英语的目的是交流与沟通
学习英语,不能有畏难情绪,当然,指望不下一番工夫就可以熟练使用英语也是不现实的。学习英语,重要的是首先要明确:英语就是个工具,与锯、锤子一样,只是一个工具,所不同的是,锯这个工具是用来截断物品的,包括木材、石材、钢材,当然也包括手术台上的胳膊和腿;锤子这个工具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敲击的,比如铁匠打铁、木匠将钉子敲进木材里面,当然,战场上也有战士用来敲击敌人的脑袋、夜黑人静之时也有不法之徒用来敲击受害者身体,但是,这些都不是锤子作为劳动工具的主要用途,锤子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帮助人们工作的。
所以,英语和汉语一样,是人们用来相互交流思想、沟通观点的工具----用这个工具来发出自己的信息,同时接收别人的信息。这个过程,要么用“说”与“听”来完成,要么用“写”与“读”来完成,其中,“说”与“写”是发出信息,“听”与“读”是接收信息。
工作和生活中,人们惯常传递的信息,不外乎阐述“某人、某物、某行为、某事件是什么、怎么样或者做了什么”而已。专业点说,就是阐述你要表达的对象是什么、怎么样或者做了什么,其中,“要表达的对象”是主语,“表达的内容”是谓语。一个完整的表达过程,一般就是一个“主+谓”结构。
我们经常提到的“培养和形成英语语感”,其实就是培养和形成“主+谓”结构,熟练地用这个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接收人家发出的思想和观点而已。这,本来就不是什么事,因为汉语也是标准的“主+谓”结构。在表达上,汉语与英语是相通的。
生活中,婴儿们初学的话语,大多是语法书上所说的祈使句和感叹句,基本上是省略了的句子。当然,也有少部分最简单的陈述句和疑问句。这个,我们可以不去管他。尽管模仿着说就可以了。
和老外英语陪练是提高英语口语的捷径
我们只拿“听”“说”“读”“写”中的“说”来细谈,说什么?怎么说?有的人要么说英语不好学,要么说自己没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考虑一下,那些要饭的,没有任何知识文化的都能把中文说的那么好呢?
我们在学习任何一个语言的时候都需要先考虑一下自己母语的学习经历。跟着父母喊爸爸妈妈,那样的一个词我们又喊了多少遍,也被更改了多少遍才学会的。我们与同学和周围的朋友交流,那些信息和词汇又让我们练了多少遍。似乎没有人觉得我们在‘学中文’,因为我们在用中文。而这就是母语。语言就是这样,说多了,用多了,自然就会了。学多了,自然就提高了。
跟狗学狗叫, 跟狼学长时间就变成狼孩, 所以我们学英语一定要跟着美国人学口语,才能说一口地道的美式口语. 跟着美国人练一年,必在口语方面获大的突破。有的人说那代价太大.你学十几年都好没弄出个名堂,一年的代价大吗?!
中国人最痛心的是,我们的老师是典型的“中式英语”“许国璋”英语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们的老师又把这种典型的“中式英语”传给我们。其结果是,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除了对付考试外,写的东西拿不出手,说出来的话美国人听不懂。呜呼!十几年的辛苦学的英语不管用!
还是腾出点时间跟着美国人学吧,学一句算一句!
直接跟着美国人学地道的美式英语,直接跟着英国人学地道的英式英语。跟着他们学地道的英语表达法,地道的语音、语调,地道的习惯表达法,地道的英语文化,和地道的习俗、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