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是孩子的特点和天性,是一种心理需求。孩子从一生下来,就要通过玩来了解这个世界。作为家长,只是忙于自己的事情,不愿意去陪着孩子玩;只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却不理解孩子,而忽视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的不利。
“妈妈,没有人和我玩。”同事7岁的儿子乖乖说。
“那你一个人去书房画画吧!等妈妈和阿姨谈完了事情再去叫你。”青少年军事夏令营>>>>
“妈妈,我不想一个人玩。”乖乖不情愿地说,仿佛话里隐藏着另一种声音:我好孤独。
解析孩子孤独的表现
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小缺乏玩伴,几乎很少进行集体游戏,再加上父母工作忙,孩子常常得不到家长的陪伴。同时,因为安全等问题,孩子总是被独自留在家里,他们渴望与人交往,却只能以各类玩具或者虚拟的游戏为玩伴。这样的生活,虽衣食无忧,却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孤独,甚至会出现孩子自闭的现象。
给孩子恰当的心理援助
长期独处的孩子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孤僻、冷漠,将来很难融入社会。因此,对孩子的孤独,家长应该重视起来,积极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帮助孩子尽早摆脱孤独。具体做法如下:
多抽时间陪伴孩子 家长平时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陪伴孩子,陪孩子一起玩耍。玩,是孩子的特点和天性,是一种心理需求。孩子从一生下来,就通过玩来了解世界。作为家长,只忙于自己的事情,不愿意陪着孩子玩;只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却不理解孩子,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其实,父母双方可以与孩子进行不同的活动,比如,爸爸可以经常陪孩子玩手工制作、打乒乓球、玩电脑、放风筝等,妈妈则可以与孩子一起做折纸游戏、画画、跳健美操等,还可以与孩子一起玩扑克、下跳棋。总之,家长多陪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就会减少孩子的孤独感。
给孩子创造与外界交流的条件 孩子独自生活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虽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了孩子与外界交流困难,但是依然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机会。开始时,可以找两三个性情相投的小朋友和孩子一起玩,并把可以集体玩耍的玩具,如皮球、跳绳、积木等交给他们。等孩子习惯这种环境后,再送到小集体里去,习惯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送到大集体里去。采取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纠正孩子的孤僻倾向。
培养孩子的特长和爱好 有的时候,家长带孩子出去玩时,碰到别的小朋友在一块玩耍,孩子想要参与进去,却因为不会玩他们玩的游戏,而失去与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家长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就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如打球、背诗、画画等,还可以教会孩子一些游戏,如捉迷藏。当孩子有了这些特长之后,在别的孩子玩这些游戏时,就可以参与进去,孤独感也会悄然消失。
总之,家长要给予孩子加倍的关怀和耐心,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并带孩子走出家门,与人交往、沟通,从而帮助孩子摆脱孤独。军旅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