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运用一些暗示使孩子变乖?

国内夏令营 | 2015-04-21 14:03:01
摘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在平时多学习一些暗示法,这样间接的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孩子就会更容易接受,而且更容易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杭州夏令营介绍,孩子小,总会调皮捣蛋,有时候家长会觉得很难教化。其实,有时候孩子不听话,不一定要批评打骂。有时候用暗示的方法效果会更好。润物细无声,暗示这种无声教育法其实是不错的,家长可以试试用这样的方法教育孩子。
    其实,眼神就是一种无声的交流,这种交流有时候比语言更有影响力。比如,吃过晚饭,爸爸给东东讲故事。讲着讲着,东东的双手就搞起了小动作。爸爸没有停下来,不过他用眼睛紧盯着儿子的小手。不一会儿,东东的双手就“安静”了。
    用表情暗示法教育孩子,用丰富的表情表示出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让孩子明白,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家里来了客人,瓜瓜高兴得忘乎所以,发起了“人来疯”。他一会狂笑,一会尖叫,连爸爸的眼神也视而不见。于是爸爸猛地皱起了眉头。这下,瓜瓜总算看到了,声音也降低了不少。
    有时候,家长还可以用语言暗示法。语言暗示就是不直接用语言表态,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使孩子接受教育。浩浩早上起床后从不叠被,妈妈提醒过几次,但效果都不理想。一次,妈妈告诉浩浩,今天遇到楼下亮亮的妈妈说“亮亮很乖,每天总是自己叠被”。浩浩听后表面上不以为然,但渐渐地自己动手叠被了。
    动作暗示,就是家长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通过体态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意思。 晚上9时多了,小飞还坐在电视机前。妈妈一言不发,站起来把小飞床上的被子铺开。无声的语言提醒了小飞,小飞看后马上睡觉去了。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时候直接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来教育孩子,有时可能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还起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孩子学画画可促发散性思维

热门推荐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