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会几千年,无论哪个朝代,帝王的权力都是至高无上的,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制约。在人治的封建社会制度中,虽设置谏院、台谏、谏臣等机构,但欲使君王接受某种规劝,谏臣欲想直言进谏,却是至难的事情。
帝王的口是“金口”,帝王的话是“圣旨”,不能更改,不能违抗。谏臣欲进谏,给他提意见时,若是高兴,可以接受;如若听不入耳,发起脾气来,便会有杀头之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忠臣谋士敢于犯颜进谏,慷慨陈辞,而悲壮地倒在宫门外。
西汉刘向在《说苑》一书中指出:“臣下进谏,非为身也,将欲以正君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三谏而不用则去,不去则身亡。”
“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在这种情形下,在进谏时就要采用隐喻的手法,借他事而喻此事,言他物而指此物,做到既不太损害被谏者的自尊心,照顾其面子,又使其乐于接受说谏者的观点,这也是一种方法。
韩非在《说难》一文中指出,如果游说者对被谏者不熟悉,不了解被谏者的处境和心理时,说多了不是,说少了不是;说浅了不是,说深了也不是。如果滔滔不绝,高谈阔论,会被君王认为是华而不实。如果字斟句酌、谨慎而言,又会被认为拙而不论;如果旁征博引,连类比物,则会被认为是虚而无用;如果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又会被认为没有口才,真可谓左右为难。
所以,进谏者首先要高瞻远瞩、尽知天下大事,了解当时各种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洞悉形势变化,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并确知对方处境之顺逆、心情之好坏,然后在进谏中做到理趣结合,寓庄于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楚庄王登上国君宝座时,不理国政,只知田猎消遣,与宫女饮酒作乐。在朝堂门口悬挂一条命令:“有敢谏者,死无赦。”这样已经三年。一次,有个叫成公贾的大臣去见他,庄王问道:“你来喝酒还是听音乐?”成公贾回答:“不是来喝酒,不是听音乐,也不是进谏,是来给你说说隐语,解解闷。”接着道:“刚才去郊外,看到一只鸟,身披五色花纹,栖息在高坡上已有三年,不见其飞,不见其鸣,不知什么鸟?”庄王听懂了成公贾的隐语含意,笑着回答:“这只不是凡鸟,三年不动,是在决定志向,三年不飞,是在生长翅膀,三年不鸣,是在观察周围环境。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后真如其所言。
唐代魏征可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唐贞观六年,朝臣请太宗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以显耀大唐盛世的文治武功。但魏征却以为不可。唐太宗很扫兴道:“我的功业不高么?德行不厚么?外邦没有臣服么?农业的年成不好么?”魏征答道:“陆下功业虽高,但恩泽尚未及于全国,外邦小国虽已臣服,但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年成虽不错,但仓库还嫌空乏。因此,不可以举行封禅。”
唐太宗听了魏征这番话,沉默不语,魏征接着说:“一个刚刚病愈的人,让他马上就扛上一石米,日行百里是不行的。而国家刚刚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元气还未恢复,就急于向上天报告大功告成是欠妥当的。而东封泰山,行动起来,万乘千骑,耗费大量资财,倘若再遇上灾荒,风雨骤变,那就悔之莫及。”又说:“把池塘里的水抽干来捞鱼,并不是捞不到鱼,而是明年无鱼;把森林烧光去捕兽,不是捕不到兽,而是明年无兽。”魏征的坦诚相告,终于被太宗接受,停止了封禅。
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多次向太宗李世民进谏,而唐太宗也是历史上的英明君主,这一对君臣,他们敢谏和善于纳谏,构成了历史上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