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的爷爷讲,说钟鼓楼的钟声浑厚悠扬,会有鼓声低沉有力,在京城上空莫不回荡钟鼓之声。到今天,参加了国内游学夏令营北京,才看到钟鼓楼,只是未能听得钟鼓的齐鸣,其在意义早已由为人们报时而变成了祝福美好明天寄托希望了。
其实在中国古代并无小时之说,加上中国最早的古人将一天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时,会有在这十二时以地支表示就是十二时辰,又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众所周知的是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后来又分子时为子初、子正、丑时为丑初、丑正……这样一分就正好与现代每天的24小时相吻合。
古人将一夜划分为五更(重点说一下这个更字在这里读做Jīng,与京同音),每更一时辰,一夜正好是现代的十小时。黄昏戌时(19点-21点)为定更,人定亥时(21点-23点)为二更,夜半子时(23点-1点)为三更,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更交替,指的是头一天与第二天的交替时间,鸡鸣丑时(1点-3点)为四更,平旦寅时(3点-5点)为五更,也称亮更,即天明之意。据老人们讲清代规定钟鼓楼昼夜报时,到乾隆朝就改为钟鼓楼只报夜里的更时,那个时候晨钟暮鼓是由銮仪卫负责的,每晚戌时定更,司鼓司钟校尉以"对灯"为号分别登钟鼓楼,定更先击鼓,后敲钟,听到这个声音,则城门关,交通断,古称"净街",提醒人们洗洗睡了。二更天到四更天钟鼓楼则只敲钟不击鼓,以免鼓声影响到大家的睡眠。到了亮更则先击鼓后撞钟,表示该起床进行一天的劳作了。由于钟鼓楼每天只在亮更和定更鸣钟,而二至四更天是击鼓,因此就被称作“晨钟暮鼓”。
"当午夜严更,九衢启曙,景钟发声,与宫壶之刻漏,周庐之铃柝,疾徐相应。请宵气肃,轻飚远扬,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描写的就是当时晨钟暮鼓的景象。而钟鼓楼的钟鼓的敲法也有讲究,这东西不能乱敲,不能说钟响千遍,鼓响一遍,明朝郎瑛在《七修类稿》卷四中解释说:"扣百单八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十二月,廿四气,七十二候;正是此数"。(候,五日一候,六候一月,一年七十二候)因此,钟鼓楼上的钟鼓声就是108响,先快响18下,再慢响18下,不快不慢18下,循环两遍就是108下。这里蕴涵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