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民间艺术文化

成都文化 | 2016-06-21 15:58:20
摘要: 泥塑
成华区境内的泥塑,以蔡氏最为有名。蔡氏泥塑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清代就有“南蔡北张”驰名于世。经过蔡氏四代人(蔡思尊、蔡廷庸、蔡缉武、蔡大权)的

    泥塑
    成华区境内的泥塑,以蔡氏最为有名。蔡氏泥塑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清代就有“南蔡北张”驰名于世。经过蔡氏四代人(蔡思尊、蔡廷庸、蔡缉武、蔡大权)的不懈努力,泥塑艺术更加精湛,风格代代相传。
    蔡氏泥塑早年以“寿面阁”为牌号,创立于成都市忠烈祠南街,起初以塑神像和亡人遗像为主。蔡氏泥塑做工精细,用料考究,泥土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不变形,不碎裂,塑像肤色逼真,须发如实,堪称蔡氏泥塑一绝。作品在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西南民族学院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均有陈列,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前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陈毅、王维舟观赏蔡氏泥塑作品时曾嘱咐“蔡氏泥塑不要失传,要代代传下去”。
    蔡氏泥塑第四代传人蔡大权自幼随父习艺,在华西医科大学就读期间,刻苦研究人体结构,并将之与泥塑艺术结合,为追求泥塑艺术“形似与神似”的艺术境界奠定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娴熟的技艺。蔡大权先生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活动,其艺术成就被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社会影响深远而广泛。1992年10月,参与接待日本广岛县友好访问团来川现场文艺表演。1994年3月,参加中国国际花卉艺术节现场表演,被评为中国一绝。1995年5月,在成都市民间艺术“三绝”展演中获得“绝技奖”。1997年作品参加中国第五届艺术节民间工艺美术大展,受到广泛好评。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上海卫视、香港凤凰卫视等著名新闻媒体,先后对蔡氏泥塑的传人蔡大权进行了采访报道。
    剪纸
    成华区境内剪纸艺术成就以赵幼兵最高。她自幼学习剪窗花,作品线条精细优美,被喻为“有代表的川派剪纸”。在成都地区以剪“喜花”闻名,成为当地一绝。代表作《龙的传人》,由“寓公移山”、“女娲补天”等12个华夏传说人物形象,飞天女反弹琵琶、长城烽火台等组合而成;。作品大气精细,被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1995年5月,在成都市民间艺术“三绝”展演中获得“绝技奖”。
    纸扎
    成华区历来有纸扎传统,艺人遍布城乡。纸扎品种主要有灯笼、花灯、彩龙、舞狮、风筝等。
    成华区纸扎艺术较为有名的是龙潭街道的范宗权。他自幼学习纸扎工艺,西作宫殿、楼宇亭阁、龙凤、龙灯、狮子等。为提高纸扎技艺,积极研究舞龙表演艺术,成为舞龙好手。1990年纸扎作品《龙凤风筝》参加了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2000年春节为龙潭、洛带制作客家火龙,深受好评。
    打连厢
    成华区打连厢主要集中在圣灯、龙潭街道。连厢又称霸王鞭,是明末清初由北方传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表演者手持一根三尺长的竹棍,棍上镂空数个长方形小孔,孔中镶有铜钱。执棍者随着音乐声边唱边舞,并以各种姿态有节奏地敲打自己的肩、腰、背、四肢和地面,使竹棍是铜钱发出清脆整齐的响声。起初是单人散打,唱文戏,也有即兴表演,后来发展为多人齐打齐唱。建国初期,打连厢在成都颇为流行。人们用打连厢等表演来庆祝成都解放。此后凡盛大节日,均有连厢队出场表演。演员由几人发展到几十人,甚至几百人。舞蹈队型也由单一发展到多样。集体连厢队的舞蹈队型呈平行交叉、八字、螺旋、圆形、半圆形等。音乐伴奏用唢呐、笛子、二胡等。音乐曲牌依据《连厢词谱》。
    龙灯
    舞龙(耍龙灯),是民间喜庆时集体表演的传统节目。成华区境内的龙灯主要分布在龙潭、青龙街道。龙潭还被誉为“成都小金龙之乡”。每到春节或盛大庆典,龙灯队立即登场表演传统节目,深收群众喜爱。
    龙灯的制作很考究。龙头用竹篾搭架捆扎,用布或纸裱糊,涂彩贴金,色彩极为鲜艳。龙身一般分五节、七节、九节,用黄布装饰,每节下面有一根棍子供表演者把持。龙宝为篾扎十四面体,基本呈球形,彩糊贴金,竹木棍支撑,转动自如。表演者一身古代武士装束,紧袖彩衣,头扎色巾、脚蹬彩靴。表演时,龙头逐宝,龙身龙尾随之舞动,前后动作须协调一致,配以锣鼓伴奏,声起龙跃。表演段式主要有蛟龙入洞、苦竹盘根、画眉跳杠、盘龙戏珠、七星朝北斗、上天梯等等。
    幺妹灯
    成华区圣灯、青龙街道目前还有少数幺妹灯队伍活动。幺妹灯又叫采莲船,与其他民间灯队的唯一区别在于,幺妹灯表演有年轻女子参加。莲船车长约两米,用彩布围制。幺妹灯表演以唱为主,幺妹随莲船车的起伏而舞。幺妹立于船中,与船侧划船艄翁同行。莲船车由推夫双手执一副彩布方旗,旗上绘车轮。幺妹双手提布旗上沿,踏十字舞步。艄翁或车夫装粉鼻丑角。幺妹灯表演常有数十人的连厢队在后伴舞,场面十分壮观。
    秧歌腰鼓
    20世纪40年代,秧歌腰鼓由华北传入四川,一度成为群众喜爱的民间流行舞蹈。建国初期主要节日和党政部门召集的重要集会,都有秧歌腰鼓表演助兴。1954年后渐趋衰退。1958年再度活跃。1960年后在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鲜有表演。近几年,成华区望平、双林街道辖区内活跃着上百人的秧歌腰鼓队,经常参加各种演出。现在,秧歌腰鼓队伍已经在全区范围内出现,深受群众喜爱。
    山歌
    在民间节令和劳动时,人们通常用山歌来表达内心的愉悦。歌词通常现编现唱,善用比兴和拟人手法。曲调沿用口传调式。山歌的调式、音阶、节奏,基本沿用粤曲、湘曲和鄂北汉音民间音乐。有些山歌能将欢快流畅或低沉哀怨的旋律,转换为幽默风趣的传情曲调。成华区境内山歌主要在原圣灯乡一带流传,代表曲目有:劳动类—《栽秧歌》、《采桑歌》、《牧牛歌》、《盘歌》、《山歌好唱口难开》;情歌类—《月儿弯弯像把梳》、《不愁新娘娶不来》、《十二月望郎歌》、《十相思》;婚俗类—《出嫁开脸歌》、《哭嫁歌》、《贺新郎》、《新娘进洞房歌》、《数花》、《只怪女儿命太薄》《娘辛苦》、《簪花歌》;其他如《嘲保长》、《求雨歌》等。

上一篇:成都酒文化,巾帼不让须眉

下一篇:四川成都民居

热门推荐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