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夏令营小编了解到,草原上的游牧生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多是“逐水草而居”进行放牧,居住在便于搬迁的毡房(俗称蒙古包,即古代的穹庐)之中。除了祭天庆典、部落联盟、欢庆胜利等重大活动外,牧民们一般很难聚集在一起。《魏书.高车传》有“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绕歌吟忻忻”的记载,描绘了古代游牧民族盛大的歌舞活动。蒙古民族在“庆祝新可汗即位”“庆祝缔结部落联盟”以及战争胜利后才“举部欢跳庆贺之舞”。至今蒙古地区仍保存有在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上欢聚尽情歌舞的风习。而在日常生活中,居住在草原深处的牧民们,或信马游缰放声歌吟,或坐下弹唱民歌故事。 所以游牧民族更长于歌与说唱,他们的舞蹈则多是适于在毡房附近或毡房内表演的形式。
游牧民族的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马,马与游牧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马是交通工具、运输工具,马肉可食,马乳可饮又可酿酒,马皮的用处也很多。牧民心目中马是不会说话的忠实朋友,马通人性、解人意,而且会关心主人,战斗中马可以帮助骑手摆脱困境,崎岖山路、茫茫草原马能识途。马可以加快速度赢得时间,无异于扩大了人手和脚的作用,至今马仍是打猎、牧放、军事上不可缺少的工具,仍是游牧民族舞蹈中最为常见的形象。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中马的形象不是外形的模拟,而是把马的特征和牧人对它的深切感情融会于舞蹈造型上,通过肩部的动作和上身的动态展示出来。
蒙古族民间舞蹈“沙吾尔登”中,舞者“用双肩强弱鲜明的震颤、在平面上绕圆表现骏马的奔驰,双肩细碎的抖动来表现平稳、均匀的走马,双手伸展后,用双肩大幅度的绕八字生动模拟出雄鹰展翅翱翔的形象。”从这段描述中,我们既看到用肩刻画马的形象,又看到牧民们的审美情趣和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深切体会与展现的风韵。这种形式的表演把游牧民族对大草原、对马的感情抒发出来,无需作人的跳跃和奔跑去表现马。游牧民族的民间舞蹈中,由于受到毡房内场地狭小的局限,所以脚步的动作比较少,上身与手臂的动作则比较丰富。舞蹈工作者深入牧区体验生活,依据人和马的形象,创造出各种“马步”,创作了蒙古族舞蹈节目如《牧人舞》《牧马舞》《马刀舞》,创作了哈萨克族舞蹈节目《牧人舞》《牧马姑娘》。在舞台上表演时,立即得到广大牧民和观众们的认可与赞誉,遂在牧区广泛流传。这种表现鹰与马的艺术形象与创作手法,不仅在蒙古、哈萨克族中,而且在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民间舞蹈中也得到继承与发展,增添了草原文化型舞蹈的艺术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