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草原夏令营的老师们介绍,内蒙古草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游牧区之一,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都是闻名世界的天然牧场。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极具民族特色的习俗和风情。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63项、自治区级非遗251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5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22人。自治区政府还命名了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蒙古族游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等12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确定了6个蒙古族长调民歌和呼麦保护试验基地,启动了潮尔道、蒙古诵经等濒危项目的抢救性保护工作。
蒙古族服饰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蒙古族籍贯与部族的标志。熟悉草原生活的人,只要看一眼他们的穿戴,就能知道他们是哪一个部族的人,草原夏令营的孩子们居住在什么地方。各部族的服饰无不打上自己历史、文化和传统的烙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2005年以来,内蒙古文化厅划拨专门经费,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论证工作,最终确认28个部落的106套蒙古族原生态传统服饰样式,使濒临消亡的传统服饰重新焕发光彩。2008年,蒙古族服饰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草原夏令营的孩子们需要了解的是,蒙古族饮食文化主要体现在蒙古族的菜点风味上,根据其原材料可分为白食(奶食)、红食(肉食)、青食(野生植物)、紫食(粮食作物),形成了源于畜牧业生产、采集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源的饮食文化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