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杂技发展历史

杂技 | 2015-06-05 16:35:17
摘要:  老阁家—指内行人;控子—指外行人;顶罗—帽子; 蹬空子—裤子; 土子—鞋;挑罗—筷子;碴罗—碗; 本山—喝酒; 草啃—烟;溜—一;月—二;旺—三;在—四; 惺活—假的; 尖子—真的; 粒子—魔术、戏法; 睡觉—踏条。据初步统计,有600多条。包括杂技歌谣、杂技谚语在内计划出一部专著《吴桥杂技春典·歌谣·谚语》。

   1、吴桥古代属冀州,黄帝大败蚩尤,在今天的涿州一带,因此,蚩尤戏比较盛行,这是最早吴桥杂技的原型

  2、传说:刘秀、汉槐与吴桥杂技
  东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要对刘氏后代斩尽杀绝。仅剩下刘秀一人在逃,王莽派大兵在后面追杀。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被追赶了几天几夜的刘秀突然发现了一棵槐树,一个茅草棚,由于人困马乏,刘秀本能的从白赤途马摔下来,在草棚住着的吴桥艺人张贵成、张霞父女俩把刘秀救起,马上给刘秀做饭吃,张霞端着一个盘子,上面盖着一块手巾,当时看不出盘子里有什么东西,待张霞把手巾一拽,盘内变出食物。刘秀惊讶,并草草吃了点饭。随后,王莽追兵已到,见马拴在槐树上,断定刘秀在草棚内,由于门和窗户上都是一圈钢刀,中间留一小孔,是张贵成练习“刀火门”节目的道具,王莽不知是什么机关,不敢进屋搜捕,下令把草棚烧成灰烬,把张贵成绑在槐树上乱箭射死后而退兵,哪知刘秀从后门早已逃走,张霞在草棚内的水缸内憋了一口气,安然无恙。张贵成会硬气功,刀箭不入,装死而蒙混过去。若干年后,刘秀建起了东汉,做了东汉的开国皇帝。张氏父女两人给刘秀送马,张氏父女让刘秀给当年那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给起个村名,让人们开荒种田。刘秀想了想说:就叫忘马店吧!后来,该村叫忘马店。现在这棵槐树还活着。忘马店是吴桥县何庄乡的一个村。
  3、吴桥出土文物:1958年深翻土地时,在吴桥县东宋门乡小马场村发现了一座古墓,在古墓的壁画上就有马戏,肚顶、转碟等杂技图案。经考古专家分析推测,当时吴桥杂技艺术就非常成熟。该墓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距现在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4、清朝及民国初年
  吴桥一大批杂技艺人走出国门。在俄罗斯、意大利、德国、日本、缅甸、印度尼西亚等30多个国家演出。出现了被称为世界现代杂技之父的孙福友、北京皇家班孙凤山、在俄罗斯获列宁勋章的王汝利等30多位响誉世界的杂技名人名班。其中孙福友建立了中华国术大马戏团并且发明了杂技演出大棚、高空节目的保险绳,并且把西洋乐器引入杂技团伴奏。1936年黄河发大水,国民政府电召当时在东南亚演出的孙福友回国赈灾义演。当时在上海虹桥扎棚演出,收入颇丰。孙福友结识了上海青红帮头目黄金荣,并聘为后台老板,后因黄金荣要把杂技拍成电影,孙福友不同意而闹僵。孙福友退出上海沿长江而上到各地演出。黄金荣的爪牙到处阻挠,从此走下坡路。孙福友于1945年死于重庆较场口。出殡当场重庆市长田桂林、文化界名人田汉等给孙福友送行。孙福友一生娶了三个媳妇,在老家一个,在苏联娶了嘎莉娅,在杭州娶了比他小20多岁的大家闺秀余慧萍。余慧萍生了4个孩子,现在都在国内。余慧萍与宋美龄个人私交很好。1949年去往台湾,2004年1月去世。孙福友在上海购置豪宅若干。在吴桥其家孙龙村建有二层洋楼一座,现仍然保存完好。杂技老艺人史德俊在国外演出了20多年,走遍世界30多个国家,会说七国语言。抗日战争前回国,1996年去世。上世纪80年代,法国杂技节主席莫克莱尔先生来杂技之乡寻根时,史德俊先生用法语与其交流。
  5、周总理叫响的杂技之乡
  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出访亚欧14国时,每每在国外接见华侨代表时,都有吴桥杂技艺人参加,周总理欣喜称赞:“吴桥不愧是杂技之乡啊!”从此,杂技之乡—吴桥而响誉世界。
  6、解放初期,是吴桥杂技艺人支撑着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
  建国后,全国各地分分成立杂技团,按照上级文化部门的指示,一批又一批吴桥艺人分别赴全国10多个省市帮助建团,并组织排练。中国杂技团、沈阳杂技团、天津杂技团、上海杂技团、福建杂技团、河北杂技团等30多个省市及地方杂技团均是在吴桥杂技艺人的指导下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有:“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十方杂技九籍吴桥”之说。
  7、改革开放后吴桥杂技的发展
  1978年,英国泰晤士电视台,香港凤凰影业公司等多家电影媒体来吴桥录制杂技节目,向全世界宣传。吴桥成立了60多个杂技团体,常年在国内外演出,传播宣传了吴桥。吴桥成了杂技的代名词,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杂技,人人会一手。”
  8、电影《红牡丹》
  上世纪80年代初,电影《红牡丹》是以吴桥杂技艺人孙福友为原型拍摄的。编剧阎丰乐,吴桥人,时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蒋大为演唱的《红牡丹》电影插曲《牡丹之歌》而一举成名。
  9、吴桥杂技学校
  为解决杂技家传的模式,给杂技界培养了后备力量。1985年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杂技学校。现在是正式中等专业学校,被文化部批准为国际杂技少儿中心。已培养了大批杂技人才,同时为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美国、日本等10个国家培养了6批国外留学生。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由吴桥杂技学校培养的留学生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非洲50多个国家的元首在人民大会堂演出。
  10、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
  1987年举办,每两年一届。1—6届国际赛事。自第7届开始,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成为我国三大国家级艺术节之一(另外两个国家级艺术节分别是北京音乐节和上海艺术节)。吴桥杂技节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十届,今年将办第十一届。每届杂技节均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二00一年,江泽民同志出席第八届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该节已经成为与摩纳哥蒙特卡洛、法国“明日”与“未来”杂技节齐名的国际三大杂技大赛场,是世界杂技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被誉为“世界杂技的好莱坞、国际杂技的星光大道”。2005年被评为国内十大著名节庆之首。每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举办期间,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节目的近百位杂技艺术家逐金、银、铜狮奖。参赛节目难度大,技巧和艺术水准高,代表着当今世界杂技的最高水平。办节起同时举办国际马戏论坛、杂技演出洽谈会和杂技艺术展览。中外演职员、贵宾、国际评委赴吴桥进行寻根之旅和杂技艺术交流活动。
  11、吴桥杂技大世界
  1992年,由吴桥县人民政府与香港国际旅行社各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中国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景区。该景区是世界唯一的杂技主题公园,中国最大的民俗表演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以“惊、险、奇、绝、妙”而响誉国内外,年接待游客50万人以上。目前资产已达1.5亿元。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奥运民俗旅游线路。
  12、杂技春典
  杂技春典又称杂技行话,是吴桥杂技艺人多年来闯荡江湖、打把式卖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杂技界同行们之间互相交流而形成的特殊地缘文化。目前,该春典使用不太多,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所形成的特殊地缘文化。对研究吴桥杂技历史及中国杂技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经过及时抢救,已初步完成了吴桥杂技春典的整理工作。它包括生活性用语和业务性用语。现举一部分例子:
  老阁家—指内行人;控子—指外行人;顶罗—帽子;    蹬空子—裤子; 土子—鞋;挑罗—筷子;碴罗—碗; 本山—喝酒;   草啃—烟;溜—一;月—二;旺—三;在—四;        惺活—假的; 尖子—真的; 粒子—魔术、戏法; 睡觉—踏条。据初步统计,有600多条。包括杂技歌谣、杂技谚语在内计划出一部专著《吴桥杂技春典·歌谣·谚语》。
大家都在关注: HOT!
 

上一篇:追忆老家的杂技节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热门推荐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