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是一种表现人体技巧的艺术,千百年来,杂技演员一直以其惊险、高超的技能吸引着广大的观众。无论走到哪里,中国杂技的根都在民间。
宋代以前,杂技一直都是以宫廷、豪门内部演出为主。进入宋代,民间出现了戏剧、歌舞专门的表演场所--勾舍,而杂技表演也从宫廷流入民间,与歌舞、杂剧、木偶一道登上民间舞台,有了和其它姐妹艺术相互借鉴的机会,从此创造出了比较贴近民间生活的各类丰富的节目。在宋代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强大的时代,像汉、唐那样以皇室和国家组织的大型杂技百戏演出已经逐渐减少,相反在繁华的城市,到处都有了各种街坊、市场的演出场所,当时称瓦子乐棚。杂技也与舞蹈、武艺、说唱等各种形体表演艺术形式同场献艺、互相观摩,对中国杂技以后的借鉴、创新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不过,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鄙视杂技艺术,使得杂技艺术的社会地位低下,杂技艺人流落江湖,杂技这朵深藏在民间的艺术之花,只能随着岁月的变迁自枯自荣,在民间自行发展。也因此,中国杂技艺术才得以在广阔的民间土地上沿袭开花,扎下了民间永固的艺术之根。直到现在,国内的很多杂技团体仍然以民间自行创办经营为主。
中国杂技艺术拥有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最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的杂技之乡就有许多个,像河北的吴桥、肃宁、霸州、山东的聊城,江苏的盐城,河南的濮阳,湖北的天门,安徽的广德,天津的武清,等等。追本溯源,中国的杂技孕育于中华原始文化,它的起源与古代先民们的劳动生活、部落战争乃至原始宗教、上古乐舞密不可分。但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中国杂技的正式出现,至少是在公元前3世纪。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07年,秦代皇帝胡亥就曾在宫殿里观看歌舞杂技。这种把杂技、歌舞、戏剧汇集起来表演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以后各个朝代。不过,古代杂技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们现代人没有谁亲眼见过。但在1954年,中国山东发掘出土的一座汉代古墓中,一幅巨型画壁形象地再现了当时杂技表演的盛大规模和生动的表演形式,让我们领略到中国古代杂技的艺术丰采。这幅汉代画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人在同时抛接四把剑和五个球;另一个人的额头上顶着一根十字长竿,竿上横木两端倒悬着两个小孩,他们正在表演翻转,竿的顶端有个圆盘,另一个小孩用腹部撑在圆盘上旋转。壁画的第二部分是乐队。壁画的第三部分是走索表演,有三个女子在绳索上,其中一个两手握绳,倒立在绳索上,在绳索的下面还插着四把尖刀,充分说明演出的难度和演员的技巧。第四部分是马戏和车技表演。这些遗留下来的纪录图案也朦胧地展示了中国古代杂技的依稀面貌。
汉代以后,中国杂技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节目中的掷刀表演,表演者将五、六把刀子扔向高空,又准确地接到手中。幻术表演又有了“断舌复续”、“剪绢还原”、“焚纸复原”等。这类节目在今天的杂技舞台上还可以看到表演踪迹。到了唐宋时期,随着文学艺术的繁荣,杂技的演出内容更为丰富,唐代诗歌中曾有不少关于杂技表演的描绘。
到了宋代,民间出现了戏剧、歌舞专门的表演场所——勾栏瓦舍,而杂技表演也从宫廷流入民间,与歌舞、杂剧、木偶一道登上民间舞台,有了和其它姐妹艺术相互借鉴的机会,从而创造出了更加贴近民间生活的新节目。汉唐时代,杂技展示出了它宫廷专供娱乐的独特地位。然而,宋代以后,杂技逐渐从宫廷流入民间,转变为一门以大众娱乐为主的表演技艺,开始了杂技在民间的发展历程。到了元代,虽然蒙古族统一中国只有不足百年的历史,但对中国各民族的艺术交流,却产生了有力影响。中华艺术史上的奇葩——元杂剧,就是在元代鼎盛成熟起来的。“杂剧”所以有此名称,研究者认为,就是因为当时的戏剧艺人和杂技艺人同场献艺,在戏剧演出中吸收或穿插不少杂技演出的原因。这从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保存的元明时代水陆画中也可以看出。其中的“第五十七,往古九流百家诸士艺术众”、“第五十八,一切巫师神女散乐伶官族横亡魂诸鬼众”两幅,描画了杂技、幻术和戏曲人物的形象,可以看出当时他们同场作艺的情状。“往古九流百家诸士艺术众”分上下两层,上层绘士农工商医卜星相各色人等,下层则是杂技、戏剧演员,特别有意义的是在这幅画里,还把当时为戏曲、杂技演出写词作本的书会才人的形象,摆在了重要地位,弥足珍贵。(杂技、戏曲演员共十一人,有手技戏法、侏儒幻术、舞狮,也有宋元杂剧中的正末和净色。走在最前的侏儒,赤身肥胖,头裹碎花红巾,身上只有一红布裤衩遮羞,肩扛一瓶,可能是表演“入瓶”一类技巧与柔术的杂技。另有一人肩披努目突睛、海口紧闭的青色狮衣一领、长毛清晰,它很可能是元代高毳狮舞的写照。)
明、清两代,杂技中出现了一种口技表演新形式--“隔壁戏”。表演者藏在一米见方的围屏中,模拟各种声音,编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很受欢迎。但杂技与舞蹈等传统表演艺术极少在宫廷演出。特别是杂技更被视为不入流的玩艺,宫廷中基本没有杂技演出的记载,清代杂技艺人进一步沦落江湖。但是戏曲却勃兴起来,特别是自1790年徽班进京,京剧诞生之后,戏曲武打戏对杂技武艺的吸收成空前之盛。形成以武戏为招徕的繁荣景象。在民间,传统节日的庙会里普通的百姓可以看到民间艺人表演的舞钢叉、耍狮子、水流星、中幡(顶杆)、耍坛子等节目,杂技艺人虽然漂泊江湖,生活凄苦,但出于对祖宗的艺术的挚爱和对人生的追求,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和发展了自己的艺术,“蹬技”和“古彩戏法”都有了新的创造,“耍坛子”、“剑、丹、丸、豆”的系列幻术,都达到了极高水平。一些技艺高超的艺人,也被邀请做富室贵家的堂会演出和逢年过节的行香走会的表演。
中国杂技在2000多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汉唐的宫廷杂技、宋以后的民间杂技,和解放前半封建半殖民式的、在都市较近代和在民间较古旧相混合的杂技几个阶段。而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杂技艺术的发展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获得了飞快的发展。解放前,人们把杂技称为“走江湖”、“跑马卖解”的,把杂技艺人称为“江湖人”、“卖艺的”。杂技艺人虽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却过着流浪、乞讨式的卖艺生活。新中国建立后,杂技获得了新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解放初期到“文革”前,是从奠基走向初步繁荣发展的阶段。在这期间,杂技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崭新的社会主义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建设中的一项新兴的事业,得到了党、政府和人民前所未有的尊重。通过不断努力,建立了一支有较高艺术素养和思想觉悟的队伍,确立了为工农兵、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向,贯彻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为社会主义杂技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通过“改人改戏改制”,使流浪卖艺的旧艺人提高了觉悟,成为社会主义新文艺工作者;在艺术上,摒弃封建色彩、恐怖残忍、低级庸俗的糟粕,发扬传统技艺的精华,节目经过整理编排和艺术加工创新,使撂地式的旧杂技变为新中国的舞台杂技;在组织上,由中华杂技团--新中国第一个国营杂技团成立起,各地相继建立了许多国营或集体的新型杂技团体,对当时整个中国杂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主导作用。
第二个阶段是“文革”期间,在“横扫一切”、“砸烂封、资、修”的年代,杂技遭了大难。因所谓“杂技不能为政治服务”而被大砍大杀,又因为“杂技不能脱离政治”掀起了搞“革命杂技”的狂热,硬贴政治标签、牵强附会、政治庸俗化,使健康的传统杂技遭到灭顶之灾。后期由于外交上的需要,又因为周总理的保护,刹住了这股逆风,又开始恢复传统杂技,出访五大洲。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杂技充满蓬勃生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发展。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经过拨乱反正,总结了“革命杂技”狂热中违反杂技艺术创作规律的教训,恢复传统技艺,大家开始探索杂技自身的审美规律,掀起了杂技热,市场上杂技演出兴旺。到了80年代至90年代初,杂技频频出国访问和商演,注意了“民族特色浓郁,杂技技巧高难,综合艺术优美”。1983年召开了全国杂技创新座谈会,又确立定期参加国际比赛与开展国内全国大赛、少儿赛的制度,突出强调了创新,强调“技和艺的结合”,追求“新、难、美”。这时期涌现了一大批的新人佳作,誉满海内外,在国际比赛中屡获金奖。进入21世纪,新形势、新机遇对杂技艺术生产、经营管理机制、运作方式都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杂技界人士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实施了精品战略,创新了一系列“新、难、美”的经典节目,进一步推进杂技艺术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
大家都在关注: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