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分为可操纵型木偶和不可操纵型木偶
可操纵型木偶分为:布袋木偶、杖头木偶和提线木偶,对应的剧目分别是:布袋木偶剧、杖头木偶剧和提线木偶剧
布袋木偶,又称掌中木偶戏。据《漳州府志》载,龙溪地区宋代已有傀儡戏。清中叶后,布袋木偶兴盛,至抗日战争前,龙溪、漳浦、海澄、长泰等县,乡乡有专业或业余戏班。长久以来,它与闽南人民血肉相连,成为其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布袋戏的特长是演员用手指直接操纵,因而动作节奏明快,迅捷有力。龙溪布袋戏以演武戏见长。偶头是其结构的主要部件,雕刻家徐年松、徐竹初父子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仔细研究戏剧各行当、角色的脸谱,结合自身体验与艺术素养,雕绘出许多深刻体现典型性格的偶头,善恶忠奸,千姿百态。指掌功夫又是其表演艺术的关键,演员运用偶人不同的立姿、头姿、手姿、步姿,塑造有内心活动的偶人形象,概括、夸张而又真实,而"反套"(表现偶人"背手")和"飞套"(偶人飞出,或腾空、或跃墙,套入另一只手)的操纵技巧,更令人惊叹。布袋演员有三个"自我"--演员、角色、偶人,常双手同时搬演两个以上角色,一心多用,呼应自如,足见其难度与演员的功力。
杖头木偶在古代称“杖头傀儡”,是以木杖来操纵动作完成,它内部虚空,眼嘴可以活动,颈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因而又称“举偶”。就杖头木偶的偶型而言,有大中小三种,分布地域不同,各有特色。图中这一杖头木偶头为木质雕刻而成,表面施彩,眼睛能动,造型与戏曲中的人物形象相近,为一丑头形象。两眼夸张突出为两个大圆球,白多黑少,鼻平而阔,两眉倒竖,八字胡须,嘴角下拉,整个面部短而浑圆。设色较为单纯,以白色为底,以黑色画胡髭、眼珠、眉毛等,只有嘴刻上除了眼球、鼻梁较费工时,其余部分则十分简括。这一生动传神的木偶头令人联想到演出时的活泼场面。
杖头木偶戏于清朝同治年间由北流木偶艺人何十二及其子何旭山将其传入桂平市,并发展六代木偶艺人,有李派和温派之分。曾覆盖全市各乡镇,演出场地多设于各乡镇文化站。
杖头木偶戏以演唱古代的历史题材、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主,如《武松打虎》、《薛丁山》、《岳飞传》等。1964年后,开始移植、改编、创作了反映现代内容的木偶戏,如《石敢当》、《南海长城》等,其表现形式是自作木偶、器具、道具,单人操作木偶进行演唱表演,将故事进行即兴式的发挥表演,现已将这种“爆肚戏”变成剧本化的表演。先打锣鼓后演唱、表演。唱腔用“啰”字或“哪”字拉腔、收腔。唱词可用二句头、三句、四句头或不等句;可押韵或不押韵;可七言句或非七言句。无特定腔调,可自我发挥或创新。如温健仁自创温派新腔——“五合腔”(即单、对、插、接、合五种);可兼用粤剧小曲、白榄、木鱼、龙舟等唱腔。单人演奏击乐配合台上表演。设木偶表演棚作表演戏台无布景,用布幕作背景。
杖头木偶戏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深受欢迎的地方戏艺术,但现已面临失传的境地。
杖头木偶在中国许多地区都有流传,各有不同的风格特征,称谓也有所不同,在中国西北部的“耍杆子”、西南部四川的“木脑壳戏”、南部广东的“托戏”都属杖头木偶。各地木偶头的造型、脸谱、装饰和雕刻工艺及演出风格也结合了地方戏曲剧种以及唱腔,各有特色。
被赞誉为“让木偶活起来”的福建提线木偶戏,即“嘉礼”戏,又称“加礼”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线戏。 “嘉礼”、“加礼”,意即隆重的殡婚嘉会中的大礼。福建地区每逢民间婚嫁、寿辰、婴儿周岁、新建屋厦奠基上梁或落成、迎神赛会、谢天酬愿,都必须演提线木偶戏以示大礼。因此,泉州自古以来便称提线木偶戏为“嘉礼”戏、“加礼”戏。此戏目前在福建地区仍然很兴盛!而福建福州十邑地区如屏南县以及福建泉州的提线木偶都保留得较为完好。
在全国各类木偶戏中,福建提线木偶戏又是唯一仍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戏种,至今 仍完整地保存将近300支曲牌旋律曲调及南鼓(压脚鼓)、钲锣等古乐器。
福建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泉州木偶头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乃驰名中外的民间工艺珍品。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达30余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弄复杂,与我国多数传统木偶戏相比,技巧表演难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