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汴梁风筝简介

风筝 | 2015-06-07 16:11:33
摘要: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在我国,风筝最初并不是玩具,而是一种武器;到了唐朝,风筝才成为娱乐工具;宋时,随着市民文化的发展,放风筝成为东京人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因此,开封汴梁风筝传承千年,至今不绝。图为开封艺人制作的风筝。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在我国,风筝最初并不是玩具,而是一种武器;到了唐朝,风筝才成为娱乐工具;宋时,随着市民文化的发展,放风筝成为东京人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因此,开封汴梁风筝传承千年,至今不绝。图为开封艺人制作的风筝。
  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赐筝的生动景象。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种专门放风筝的艺人,被称为“赶趁人”。  开封风筝历史久远,民间艺人制作的鹰、鹤、燕、蝶、蝉、鱼、蜻蜓、龙头、蜈蚣等,属风筝中的上品。汴梁风筝以龙亭风筝最有名气。  开封风筝大体可分为6类:  硬翅类风筝:如大脚燕、蝉、马褂等;  软翅类风筝:如鹰、蝴蝶、燕子、凤凰等;  串类风筝:如串雁、串企鹅、龙头蜈蚣等;  桶形类风筝(或称立体风筝):如宫灯、火箭;  板子类风筝:如七星、八卦等。  此外还有无骨架类风筝。  汴梁风筝品种多,扎工精细,惟妙惟肖,花样百出,巧夺天工。张明、薛文艺创作的“巨龙飞腾”大型风筝长200余米,头部重20千克,腾空后,气势恢宏,动人心魄。近年开封又开发出精美的微型风筝,娇小精美,可放于掌上,令人爱不释手,可收藏,有的还可放飞。
  开封放风筝习俗由来已久
  三月春风放风筝,是开封市民家家户户喜爱的活动。开封风筝历史悠久,花样繁多,制作考究。每到春季,古城上空风筝纷飞,争奇斗艳。民间艺人制作的工艺风筝、微型风筝,是中外风筝爱好者收藏欣赏的佳品。近年来,开封先后承办了全国第二届风筝比赛和国际风筝会,使这一传统的民俗活动不断发扬光大。
  风筝从隋唐开始,随着造纸业的发达,纸糊风筝逐渐兴起,人们用纸来制作风筝,取材容易,价值低,平民百姓玩得起,唐代的风筝是年轻人的嬉耍物品。到了宋代,放风筝已成为流行于民间的娱乐活动和喜事的庆祝纪念活动。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开封市井中,就有放风筝的场景北宋皇帝宋徽宗,即位之初曾在罢朝余暇放纸鸢为戏。他主政时期,由官方主持出版了《宣和风筝谱》。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宣和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有了很大发展。
  如今,可见开封人爱风筝是由来已久的。如今的风筝在开封民间艺术家的手中,已不仅仅是孩子们把玩的玩艺儿,也不仅仅是庆典活动的点缀,而成为了具有中国传统民俗特色的艺术品。开封的风筝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宣和风筝”扎工精巧、描绘逼真、色彩艳丽、内涵吉祥的优良传统,而且别具一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据“汴梁灯笼张”第六代传人张金汉介绍,开封风筝历史不但久远,而且种类繁多,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硬翅类风筝,如大脚燕、蝉等;软翅类风筝,如鹰、蝴蝶等;串类风筝,如串雁、巨龙等;桶形类风筝(或称立体风筝),如龙亭、火箭;板子类风筝,如七星、八卦等,都独具特色。近年来开封又开发出精美的微型风筝,娇小精美,可放于掌上,令人爱不释手。风筝如今在开封民间艺术家手中,已不仅仅是孩子们把玩的玩意儿,也不仅仅是庆典活动的点缀,还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民俗特色的艺术品。
  开封风筝文化含量不断增加
  在开封,放风筝不仅是一项深受大众欢迎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文化。开封人把放风筝视为一种置身于大自然的娱乐健身活动,这项活动老少皆宜,通过在田野郊外放风筝,呼吸了新鲜空气,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增强了体质,达到了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目的。
  今年76岁的退休教师、风筝爱好者秦树亭认为,开封风筝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值得挖掘。就拿扎制技艺来说,开封人不但能按照传统的工艺扎制鹰、燕、蝶、蝉、鱼、蜻蜓、鹤、寿星、孙悟空等风筝造型,而且还不断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人创出“巨龙腾飞”大型风筝,风筝长约30米,龙头重达20公斤,起飞后,巨龙上下滚动,气势恢宏,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
  我市老一代民俗专家王宴春告诉记者,开封风筝的文化内涵与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密切关联,如蝙蝠的“蝠”与“福”字谐音,放飞之后升入高空,便是“福星高照”了。根据记者的调查,当前,风筝的装饰功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风筝已经成为一种富含文化内涵的收藏品。
  59岁的机关干部、风筝爱好者李效谦认为,风筝是具有多重审美价值的民间工艺品,风筝的静态美融绘画、书法、工艺为一体,凭借风力在高空飞动时,又具有灵动之美。无论是放风筝还是看风筝,都是一种绝好的文化享受。
  开封风筝产业呼唤市场
  既然风筝在开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开封为什么不能把风筝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发掘利用呢?对此,我市不少文化界人士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曾于上世纪90年代在深圳开过公司、探讨过开封风筝产业化的开封市市民魏明伦认为,开封的风筝有很大的经济潜力,可以和朱仙镇木版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结合起来,提高风筝的档次,把风筝从娱乐品转化成装饰品和旅游纪念品,最好能在全省甚至在国内打响品牌,寻求代理商和经销商,让风筝形成产业化经营,以便让开封的风筝“飞”得更高。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让开封风筝形成产业呢?我市不少风筝爱好者认为,首先要成立风筝协会,把开封民间扎绘风筝的力量组织起来,由政府牵头,搭建对外交流的平台。其次,要进一步增强开封风筝的创新能力,使产品结构更加多样化,突出开封风筝特色,打造驰名品牌。
  魏明伦说,在市场化的今天,要使企业做大做强,就必须走产业化道路。具体来说,可以像举办中国(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节、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那样,举办大型活动,让全国的专家、学者从文化、民俗的层面对开封风筝展开探讨、研究,也可以参考外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些做法,采取与企业联合做广告风筝等方式,把开封风筝做出系列产品,在推动开封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知名度。
  风筝的历史和人文意义
  风筝,走过2000多年历史长河,这回又赶上了一场重头戏,虽然还是以玩具的形式出现。
  风筝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开始是木头制作,后来是纸;最初是中国人自己玩,后来传遍了全世界。令人惊异的是,在欧洲产业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于1899年传到美国的莱特兄弟手中,他们做了一个双身风筝,观察其在空中的飞行姿态,并在上面进行了扭转机翼的试验,解决了飞机的横向控制,发明了襟翼,最终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正因为如此,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把中国风筝列为“重大科学发明之一”。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中至今高挂着一个中国风筝,旁边的一块牌子上醒目地写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中国人的玩具,西方人硬是给玩成了飞机。专家们解读这事,会将其归结到中国的农耕文化上去。农耕文化决定了它传统工艺的特性,追求“实用质朴”,反对“奇技淫巧”,因此中国传统工艺的智慧是重己役物,重视生命本体,重视人的生活本质,控制人造的事物,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比如明末,织布业在中国江苏已经非常发达,但这种接近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并没有由量变发展到质变,进而引起纺织业革命性的变化。
  “以人为本”的中国的天空,始终没有出现自己“原创”的飞机,飘荡的只有“南鹞北鸢”各式各样的风筝,风筝上拴着的各种能发响的小玩意儿,替代了飞机发动机的轰鸣。
  对于一个发明了火药却没有进一步发明火枪的民族而言,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冷兵器时代木鸢是“非常规武器”
  风筝在中国,最初也不是玩具,它的鼻祖叫木鸢,是冷兵器时代的“非常规武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需要,使得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来侦察敌情。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墨子是个坚决反对“奇技淫巧”的人,主张“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即于人有利的就做,于人没利的就不做。他花三年时间做了这个东西,显然不是用来玩的。
  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作用同上。鲁班是鲁国人,墨子也是鲁国人(一说宋国人),由此推断,风筝鼻祖“木鸢”的发源地,应是齐鲁一带。
  木鸢产生于战争用于战争,随着我国丝织和造纸的发明,它的用料不断演变。相传,在楚汉相争对峙的最后阶段,汉兵先包围楚营,汉将张良借大雾弥漫之机,从南山之隐放起用丝制成的大风鸢,让吹箫童子卧伏其上,吹奏楚歌,同时命汉军在四面唱起楚歌,使楚营官兵思乡心切,不战而散,楚王项羽也自刎于乌江边。张良“吹散楚王八千子弟兵”的传说,流传至今。这里,木鸢像“对敌广播”的无线电台一样,是绝好的宣传工具。
  汉代韩信准备谋反时,“约陈稀从中起,乃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穿地入宫中”。南朝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围台城,梁简文帝萧纲缚纸鸢,飞空告急,搬取救兵解围。
  这些事充分显示了风筝的两大功能:战争中的侦探和通讯工具。那时人们对风筝的放飞原理与制作技术不了解,会用迷信的态度看待它,比如侯景军中兵士见到萧纲的纸鸢认为是巫术,纷纷放箭来射。
  到了盛唐,风筝从战争年代的“非常规武器”转型为和平时期的娱乐工具。唐代造纸术开始普及,物美价廉的纸取代昂贵的薄型材料,风筝做起来更简单。此时,清明节开始流行放风筝,风筝的制作技艺、放飞效果,已有较高的水平,人们“以纸为风鸢”,可放到“高百余丈”的天空中。
  谈到唐时风筝,有必要提及唐代诗人所写的风筝诗。其中有李商隐的“西楼一夜风筝急”,高骈的“夜静弦声响碧空,官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方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现在的人,想当然地以为,诗中的“风筝”就是现在的风筝,这其实是误解。此处所指的风筝,实为悬挂在屋檐下的“铁马”(也作檐马),因用金属片制成,风起作声,故名“风筝”。中国玩具风筝的名称源于五代时期,亳州刺史李邺,在纸鸢上装制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纸鸢由此而得名风筝。
  由唐入宋,市民文化有了大发展,东京城以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造就了强势的市民文化,东京人把风筝也玩出“职业化”来。
  北宋东京人竞享“追风的快乐”
  宋代风筝走向“职业化”道路,和当时重视过清明节有很大关系。
  清明是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重大纪念日,至今仍然传承不绝。2006年4月1日到5日,河南省文化厅举办了一次清明民俗文化活动,踏春、放风筝、荡秋千、蹴鞠、牵钩(拔河)及植树是其中重要内容。
  清明节是在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清明风至。温暖清爽的清明风古称八风之一,在它的吹拂下,放风筝变成一种自然的选择,到了宋代,变成一种固定的兴盛的节俗。这是为什么呢?
  北宋时,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尚奢华、重游玩的风气抬头,城市七十余个大大小小的时序性节日、宗教性节日、政治性节日,莫不以赏心乐事为指归。因此,正如黑龙江大学的伊永文教授所言:“包括清明在内的许多传统节日,宋以前早已存在,但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没有宋代这样全面、丰富。宋以后,传统节日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未超过宋代。”
  宋代东京,清明节是什么样子呢?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有生动的记载:
  千骑万众,轻车飞盖,汇成一条洪流,流向亭榭池塘,流向花木繁盛的郊外。市民们折翠簪红,放风筝,荡秋千,踢气球。玩累了就在柳丝下、园圃旁,罗列杯盘,畅饮饱餐。小食贩们如影随形地伴着游兴正浓的人们,大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等,可又有谁不带些“门外土仪”?如名花、异果、枣饼、鸭蛋,还有黄土捏成的叫“黄胖”的人形泥偶。当夕阳照射在街道的柳树梢上时,游人才踏上归家的路。不少市民是脚步踉跄地走回来的,以至于通往郊外的大路上满是遗簪坠珥、珠翠纵横。清明真成了市民赏心乐事的最佳辰刻……
  追欢逐乐的市民心态,打造出宋代的“节庆经济”,经济的杠杆操纵着市场。“风筝才在全国普及,同时风筝的制作销售开始职业化。”民艺学者杭间、郭秋惠在文章中写道。
  北宋皇帝宋徽宗,“即位之初”曾在“罢朝余暇”放纸鸢为戏。他主政时期,由官方主持出版了《宣和风筝谱》。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参加,象形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很大发展,可惜已失传。
  关于北宋东京风筝的制作,销售史载甚少,而南宋杭州风筝制作情况多一点,比如《西湖老人繁胜录》诸行市条下记载:京都有四百十四行,中间包括风筝。杭州城外有专业的风筝市场,放风筝用的轮车、风筝线都作为商品出售,而且有相应的赌博行为,同时还出现了专门放风筝的“赶趁人”。
  据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杭州少年放风筝“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这中间可是很有技术含量的。
  从南宋前推北宋,从杭州前推“汴州”,它们是个延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东京清明节对风筝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想来当时制作销售一条龙的服务也已经出现了。
  正因为宋代风筝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明代画家仇英在临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自作主张地把六个东京小孩放风筝的内容加了进去,以至于后世以讹传讹。
  北宋画家、文学家郭忠恕曾画过一幅另类的风筝画,当时有一个管理酒业的有钱官吏,喜欢收集名人字画,他将郭忠恕请到家里,酒饭招待,又备好画案纸张。郭忠恕一看,竟是一张长卷,他略一思索,提起笔来,在起首处画了一个梳双髻、拿轮车的儿童,纸卷的末尾画了一个小风筝,中间用一根几丈长的风筝线将二者连起来。除此之外,画上空空。虽然落墨不多,却能控制全局。
  流传至今的宋代宫廷画院待诏苏汉臣所画《百子图》,生动地描绘了宋时放风筝的场面。《百子图》上,100个男孩有的抚琴,有的上树,有的携幼,有的放风筝,有的舞狮子,欢闹之声好像要冲破画面,繁密的构图中,左上角是一片疏朗的竹子,一个最简单的瓦片风筝飘飘悠悠,风筝线的那端引来近十个男孩的强烈关注,神情各异而生动。
  宋代放风筝是作为一种体育健身运动。宋代李石著《续博物志》中写道:“春回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这个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冬季久居室内,体热内聚,新陈代谢减缓,春日野外放风筝,可祛除郁气,健脑益智,同时还能调节视力。
  正因如此,两宋时期,风筝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开封风筝经千年传承,至今不绝。
  清代曹雪芹风筝研究的大腕
  宋后是元,元代的天空是寂寞的,没有风筝的影子。因为当时“十家准用一把菜刀”,何从谈起劈竹子、扎风筝呢?而且大家伙儿日子苦,也没心情玩儿。明朝也不欢迎风筝,明代帝王曾下令禁止在京都放纸鸢,北方地区清明节放风筝的风俗,受到一定影响。
  到了清代,风筝重兴。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还以“书生韩世勋题诗于风筝上,放飞中风筝落在詹家,詹淑娟和诗其上,因而结合”的故事,编写了戏曲作品《风筝误》。
  清代乾、嘉年间,封建统治者为显示“太平盛世”,提倡节庆活动,风筝发展步入繁荣。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风筝研究的大腕——曹雪芹,他1750年隐居西山时写出了我国第一部关于风筝艺术的专著《南鹞北鸢考工志》,对我国风筝的历史、名称演变、种类、扎制工艺等做了大量的考证、研究,描绘了几十种风筝扎制、糊、画、放的工艺,每一种都绘有彩图,并配上歌诀。他的嫡传作品“沙燕”,至今仍是京津风筝的代表作之一。沙燕的造型,也成了2008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妮妮。
  曹雪芹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在《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里,有一大段美妙极了的“放风筝”文字,娇弱的林黛玉放的是美人风筝,宝玉放的也是美人风筝,温厚大方的宝姐姐放的是一连七个大雁风筝,才情高雅的探春放的是软翅子大凤凰风筝,另类豪迈的薛宝琴放的是个红蝙蝠风筝,贾赦的妾嫣红放的是个蝴蝶风筝,想一想,简直风筝如人。
大家都在关注: HOT!
 

上一篇:曹氏风筝之争

下一篇:教你做只巴掌大的沙燕

热门推荐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