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无聊不如为自己负责

| 2015-07-08 17:05:25
摘要:  抱怨无聊,简直成了年轻人的特权。年轻的身体初长成,年轻的心灵却未长成。心灵的困惑,从青春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成年,年轻的人儿会反复思量自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然后在与现实世
  抱怨无聊,简直成了年轻人的特权。年轻的身体初长成,年轻的心灵却未长成。心灵的困惑,从青春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成年,年轻的人儿会反复思量自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然后在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中去验证,也会反复思量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辈子究竟要为何而活。
  真正的无聊,源自一种不知从何而起,又挥之不去的无意义感。
  即使你劝TA找点事做,也打不起精神来做。
  倒不是这些活动本身都没意义……
  看书学习不是没意义,约会聊天不是没意义,即使是纯粹的娱乐其实也可以有意义。
  但是常常是,明明理智上知道这些“有意义”,心里就是感觉不到这些“有意义”:
  可能是它有意义,自己也很想实现这个意义,可偏偏怎么努力也实现不了。
  也可能是它即使有意义,却感觉不到和自己有多大的关系。
  还可能是曾经是有意义的东西,现在却失去了意义。
  想做很多事情,
  但却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得不到一个意义的时候,
  无聊透了。
  抱怨无聊的人,听到最多的,是年轻人。
  小小孩很少抱怨无聊,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中到处都是新鲜刺激,每天都活在惊叹模式;要不就是因为自身的弱小而担忧生存问题,每天都活在惊恐模式。相对来说,他们不容易觉得无聊,即使偶尔无聊,也会很快遇见有趣的事。
  老人也很少抱怨无聊。对于这个世界,他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也没有特别大的兴趣特别大的力气再去了解很多很多。况且他们还有很多故事可以回味,还有儿孙辈可以关心,可以期待。相对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太多意义,也并不缺少意义。
  中年人也很少抱怨无聊。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头脑被事情塞满,忙到没时间去想无聊不无聊,即使感到无聊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这种无聊的感觉,就必须开始着手处理下一件事情。
  抱怨无聊,简直成了年轻人的特权。年轻的身体初长成,年轻的心灵却未长成。心灵的困惑,从青春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成年,年轻的人儿会反复思量自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然后在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中去验证,也会反复思量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辈子究竟要为何而活。
  心是大的,羽翼却是年轻的。心比天高,但世界是什么样的,“我”又是什么样的呢?
  当年轻赋予了未来很多种可能性,“我”就有了很多很多的选择。
  上了年纪的人多么羡慕年轻人身上的“可能性”,然而却看不到,这份“可能性”也是残酷的。
  它残酷就残酷在,你必须在其中做一些选择。
  而年轻的人儿们,很多时候真的就是不知道,选什么才是对的。
  迷失在选择中的人,就像在大雾中前行,却看不见灯塔的指引。
  他们却必须找一条路走下去,哪怕是摸黑前行也要走下去,而且,
  要为自己的这个选择负责。
  就连不选都不行,
  如果不选,生命将停滞不前。
  相比以前的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的选择更多了。
  然而面对着整片树林,奇花异果满目缤纷,他们多半又不会甘心随便选棵树就吊死在上面,从一而终。
  这就意味着他们会有很多很多的尝试。
  而每一次尝试都是意义的检验——这个有意思么?那个有意思么?那个还能不能更有意思一点?
  于是尝试多了也就会发现,事情常常是——这个也没意思,那个也没意思,那个还能不能更没意思一点?
  做了很多事情,
  但却觉得了这么多事情,都得不到一个意义的时候,
  无聊透了。
  虽然还可以再去找别的事来做,但是感到无聊的时候就是,一下子想不出还有什么事还能做的时候。
  那个时候,真的会突然一下子觉得:
  好无聊啊。
  ——去找点事做吧!
  ——好啊。可是去做什么呢?
  这样的对话其实很常见呢。
  一些人的自我反省意识在这个时候格外地强,他们会想:
  “做什么,都没意思。”
  然后把它不合时宜地人格化:
  “我做什么,都没意思。”
  然后把它不合时宜地扩大化,变成: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TMD没意思。”
  然后又进一步不合时宜地扩大化,变成:
  “一直都是这样的,以后也会是这样的。”
  “别再叫我去做点啥了,结果还会是一样的。”
  最终升华为:
  “人活着,真没意思啊。”
  真这么想就完了。
  无意义感是存在的,很多人都有过。
  但是千万别太当真。
  我们伟大的小丸子不是说过嘛,
  “只要活着一定会遇上好事的!”

上一篇: 没有手机 会让你产生多大的恐惧

下一篇:生活随时都会变 你准备好了吗

热门推荐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