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善解人意,指的是说话人采用“换位思考”,多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多关爱人、多理解人、多安慰人、多挽救人,这是我们平时与人交往时的一种重要的谈话方式。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说话善解人意呢?
将心比心,唤醒同情
某市一城管李某粗暴执法,在混乱争执中,一个推车卖烤肠的小贩刘某情急之下将城管李某一刀刺死。开庭审理时,嫌犯的律师夏霖在法庭上是这样辩护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是古已有之的正当职业。我的当事人来到城市,被生活所迫,从事这样一份卑微贫贱的工作,但他始终善良纯朴,没有以伤害他人的方式生存。我在法庭上恳请大家将心比心地想一下:当一个人赖以谋生的饭碗被打碎,被逼上走投无路的绝境的时候,你们会不会比我的当事人更加冷静和屈从?我们的法律、我们的城市管理制度究竟是要使我们的公民更幸福,还是要使他们更困苦?我们作为法律人的使命是要使这个社会更和谐还是更惨烈?我们已经失去了城管李某,是否还要失去小贩刘某?”夏律师的话让在场的工作人员以及旁听的民众频频点头。
这位律师一连四句善解人意的发问,充满对当事人的同情,话里富含人情味,很有感召力,也能够唤起法官和听众的共鸣。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说话效果,是因为这位律师深谙将心比心之道,发出了激动人心的正义呼声。说善解人意的话,不一定非要一味地迎合和纵容对方,而是在遇到事情时,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将心比心,去感同身受。
温情包容,化解隔膜
一次,霍金夫妇去医院看好友菲丽帕。结果,在病房门口, 霍金夫人被告知,菲丽帕只想见霍金,其他人不想见。那一刻,霍金夫人感到委屈和尴尬,但她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病房门口的长凳上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当霍金和菲丽帕谈话结束走出病房时,发现霍金夫人歪在凳上睡着了。菲丽帕顿时心生愧意,连忙向她道歉,霍金夫人却说:“你生病住院,心情肯定不好,我和霍金来看你就是希望你能有一个好心情。我想既然你不想见其他人,一定有你的道理。如果与我丈夫交谈能让你的心情愉快,对你病情好转也会有利,这正是我想看到的啊!”
菲丽帕既羞愧又感动地说:“拥有你这样善解人意的好朋友,是我最大的幸福!”
霍金夫人陪丈夫好心去探望生病的朋友,却遭致好友的冷遇,这放在谁身上都会心生郁闷。但是霍金夫人在菲丽帕为自己的鲁莽道歉时,却能够温情包容,字字句句善解人意的话,以菲丽帕的心情、病情为出发点,为其考虑,祛除对方的愧疚感,化解了彼此之间的隔膜,得到了菲丽帕的敬重,也值得我们学习。
反客为主,启人心扉
司马医生在给一小孩做手术时,手指被意外割伤,这对一名外科医生来说是不允许的失误。按照医院规定,他有可能被调离岗位,这对司马医生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为此,同科室的同事为他鸣不平并前来安慰他。司马医生却反而劝慰大家:“我知道,你们不希望我离开,但是我的失误存在着跟患者产生血液感染的巨大风险,也给医院的声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我被调离岗位并不过分。记住:我们都是医生,医生一旦进入到这个空间,就必须要绷紧神经、严谨行医。大家一定要以我为鉴,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同事们沉默不语,在内心表示认同。
司马医生在做手术时出现失误,同事为其处分鸣不平,司马医生却“反客为主”,反过来安慰他们,一是站在医院和患者的角度表示理解,二是站在医务人员的角度,自树反面典型,劝慰大家要引以为戒,走好自己的职业之路。司马医生的这番话,认识问题不但理智而且深刻,话语中对医院、患者、同事都充分地体现了善解人意,启人心扉,让人由衷地敬佩。
情理兼备,劝其反省
《三国演义》第25回写到张辽追击关羽于绝地。关羽说:“我今天虽然身处绝地,但视死如归。”张辽说:“兄弟今天要是死了,有三桩罪过:当初刘使君与您结义之时,发誓同生共死,现在刘使君刚刚打了败仗,而您就将战死,倘使他复出,想求您相助可是您已经战死,岂不辜负了当年的盟誓吗?这是第一桩罪过;刘使君把家眷托付给您,您今天却战死了,二位夫人失去依靠,这是第二桩罪过;您武艺超群,满腹经纶,不去与刘使君一道匡扶汉室,却白白地赴汤蹈火,逞匹夫之勇,怎么能叫大义?这是第三桩罪过。”
张辽这番话让关羽陷入了沉思,最后终于决定听从张辽的建议,暂时归降,再从长计议。
张辽认真分析了关羽如果真的慷慨赴死所造成的“三罪”:从小处说,对不起义兄、义嫂,从大处说,不能匡扶汉室,伸张大义。张辽的这番话处处为关羽着想,讲得高屋建瓴,句句在理,既动之以情,更晓之以理,终于说服了关羽决定暂时归顺曹操,为日后东山再起创造了条件。当我们身边的人处于困境时,我们也要能够像张辽那样,说出情理兼备善解人意的话,劝其反省,争取他们能够回心转意。
善解人意地说话,会促成事情向良好的方面转变,和谐人际关系。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会说、常说善解人意的话,把话说到对方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