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游学夏令营不得不说的是,新加坡是一个“规矩”无处不在的社会,而新加坡人更是将“规矩”看得反常重要。小到在公车上不吃东西、不喝饮料,大到尊敬不一样族群的崇奉与风俗,诸如此类,都变成对新移民以及一切在新加坡作业的外国人的一个检测。更重要的是,在向外国人才供给优厚待遇的一起,新加坡人也天经地义地等待新移民不要“利令智昏”,而有必要承担起对这个社会的职责,实行一个公民的责任。这儿所说“责任”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且指实在的举动。举例来说,摆在许多新移民面前的一个疑问即是,适龄男性有必要服两年兵役,而二代移民对兵役更是义不容辞。当许多新移民只是将新加坡作为一个移民其他发达国家的跳板时,老移民的担忧可以说不无道理。
当然,检测也是两边面的。新加坡政府再三重申,新加坡是一个移民社会,新移民就像一切老移民的父辈一样,在一个新环境下艰难地打拼。但关于老移民来说,是否能做到“不以出世地论英豪”,仍是一个疑问。比方,一些人就批判新加坡的体育开展过于依靠新移民,尤其是那些在我国出世的运动员,有人甚至会问,这些新移民在奥运赛场上获得的成绩是否能够激起新加坡人的荣誉感。
正像新加坡执政者强调的,没有海外人才的贡献,仅仅凭借三百多万的人口,新加坡无法确保其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但海外人才的到来,势必加大新加坡国内的竞争压力。迫于选举的压力,近年来,执政的人民行动党不得不一再收紧移民政策,比如,提高申请眷属准证的门槛,从今年9月起,只有月收入在4000新元以上的外籍务工人员才能为配偶和子女申请眷属准证。类似的政策无疑会影响海外人才到新加坡工作的热情。
一位专栏作家曾经这样写道,新加坡就像站在一个山顶,环顾四周,都是下坡路。这一预言是否成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加坡社会是否能够凝聚共识,继续以前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正像文章开始时讲到的,新加坡社会已经成功地实现了族群与族群间的融合,如何实现新老移民、本地人与外国人之间的融合是摆在全体新加坡人面前的一个新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