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夏令营小编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塑造青少年的人格品质,具体地说就是培养“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士”。塑造青少年的人格品质在内容上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以构筑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基本要求是着眼于青少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青少年一生的发展及后代打下坚实的人格基础;在方法上是借鉴中国传统蒙学以人格品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兼顾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生活常识﹑文史哲知识﹑健体防身﹑卫生习惯和学习能力的一体性,统筹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体系。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现在有些人把学习琴棋书画唱歌跳舞做为素质教育,有的家长,让孩子学外语,学电脑当做素质教育;有的学校﹑老师把少留作业,作为素质教育。有些人把单纯帮助青少年增强生活技能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工具性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提起素质教育,就是以为孩子学点画画﹑书法﹑弹琴培养一技之长,认为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立足于社会。笔者认为这些只能算是素质教育的枝梢末节和误解,是提高素质。 素质教育应该是作为一种理想、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格教育。俗话说“知书达理﹑启迪智慧,学会做人。先做人﹑后做事,在做人上下功夫”;用古人的话说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道,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用现代的话说是使青少年身心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所学的知识得以最大程度的内化,人格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我国江淮一带有一种树叫银杏树,老百姓叫它爷孙树。这种树生长非常缓慢几十年才能结果,爷爷种树,孙子才能受益。这一点有点像我们所说的青少年素质教育,也是五年﹑十年﹑二十年才能看出明显的作用效果。青少年时期的素质教育其影响将随着他或她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长而逐渐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不论他或她在青少年时期受的素质教育是好是不好,都会加倍地反映在人生道路上。可以说人的成功与失败,人生道路的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她)从小所受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要给青少年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品质,一个心灵寄托的精神家园,这种认识应更接近于素质教育的本质和青少年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素质教育不容乐观 据《2006年度中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对高校的教育的低满意度群体为70.91%,对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的低满意度群体为75.43%。另据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一份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的70%以上,其中80%以上是暴力犯罪。 目前全国学生体质健康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普遍不佳,中小学生耐力、爆发力、速度等指标已连续20年持续下降,肥胖人数在近10年里却上升速度很快。 许多大学毕业生自理能力差﹑实践动手能力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自我认识能力差,特别是对美与丑﹑是与非的辨别能力远远不够;在社会交往方面,过分强调自我,轻视别人,淡薄社会,个人功利思想严重;明显缺乏协调合作能力和抗挫折的心理准备;历史、哲学、中文基础和写作能力很差;总之一句话:适应社会的能力差,无法为自己的营造发展的舞台和环境。
﹙一﹚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缺失是历史的和“全球化”的问题 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缺失的原因很复杂。素质教育的缺失不是在现在而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早在1936年清华大学教务长潘光旦先生就在《国难与教育的忏悔》一书中写道:“近代所谓新教育有许多对不起青年与国家的地方。……这种对不起的地方可以用一句话总括起来说:教育没有能使受教的人做一个‘人’,做一个‘士’。”“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中国近现代教育是受西方功利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实用目的和功利目的。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今后的饭碗,放弃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格品质为首的那种厚重﹑那种"天下为公"的高端生命取向的教育思想,由来已久。没有为青少年教之以“洒扫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修身立志为学苦心之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正和谐"的传统美德和智慧;没有为青少年教之以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生活﹑如何审美﹑如何强身健体的为人处世之道;没有教给他们对美与丑,对与错、是与非的辨别能力。以分数﹑成绩和升学的应试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几乎已成“共识”。文凭成了唯一的追求目标。
﹙二﹚学校素质教育缺失的后患不可忽视 有人说,现在是幼儿园学小学的课程,小学学中学的课程,中学学大学的课程,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却要学习红灯停,绿灯行,不要乱穿马路,靠右侧通行的交通规则,却要学不要随地吐痰,坐车给老人小孩让座;却要学习公共场合讲文明礼貌,学习为人处事的礼仪。上小学学写字,大学毕业却不会写字,只会打字了。学中文的读不懂经典,学历史的数不出朝代。中医专科毕业的不知何为岐黄,学音乐的说不清黄钟、大吕。 由于学校现在只重知识和技术传授,所以也基本不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品质教育尽力。更何况今日之教师本身和家长一样也是只重知识传授的现代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能孜孜以求于专业知识已属不易,持志养气之道,待人接物之方,自己都不甚了解,也不是不想教,是不懂也不会。教师与学生除教室中讲课时间之外,几乎不讨论人生﹑理想﹑价值观,相互讨论的只是分数﹑成绩。
﹙三﹚家庭素质教育缺失对子女教育的后患不可忽视 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其愿望和作法却南辕北辙,现在我们有很多家庭是把孩子当成"宠物"来养。他们自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更是被百般呵护,有媒体报道,竟有坐飞机给上学的孩子送饭,理由竟是孩子嫌食堂做的饭不好吃,想吃妈妈做的饭。被人戏称,打"飞的"。这种教育方法别说成龙成凤,就是成虫都难。《论语》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若是孔子在世,我们问教,孔子可能这样回答我们:"子曰:今之养者,是谓之能养。至于宠物者,皆能有养,不教,何以别乎"。
其实,今天的家长,他们在青少年时代也没有受到很好的为人处世方式、思想道德风范、工作责任态度、理想价值追求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格素质教育。在他们成为家长后能够教育孩子"知书达理﹑启迪智慧",洒扫进退应对之道,人格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吗?这不是难为他们吗?不是不想教,是不会教。 教育是应该使每一个“受教的人做一个‘人’,做一个‘士’”,还是培养把饭碗作为唯一的目标的人,这难道不应引起家长,学校,老师及一切关心祖国未来,关心孩子未来的人深思吗?不是应该马上行动起来给青少年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位置吗?只要有明天,就有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必要,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三、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人格为先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的一生。青少年人格品质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一种好的人格品质的塑造,需要长期的塑造性教育,一种不良的人格品质的改造,需要更长期的改造性教育。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进行塑造性的素质教育,比较容易,而改造性的补救性的教育是很难的。以人为本就是让青少年在今后一生的人生道路上,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潜能,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就是要给青少年一个在人生道路上心灵有所安顿的精神家园。成为一个“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 “士”。
﹙一﹚素质教育以人为本,首先是人格品质塑造 爱因斯坦认为:“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其具体就是使青少年成为一个“士”;一个本质意义上的“完整”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人;一个德育基础上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一个能够承担为中国的和平掘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人;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素质教育集中体现和必然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立足点是要真正满足每一个青少年的内在的发展需求,首先让青少年学会做人,做一个上对得起国家﹑中对得起周围的人和自己的一生﹑下对得起子孙后代的人,一个问心无愧的“士”;从而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能够积极地去迎接社会的挑战,并能真正适应未来杜会的挑战。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根本任务。
(二)人格品质塑造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第一,人格品质塑造首先是道德教育 中国的传统德育是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为入口,扩展到走入社会是尊敬上级﹑忠于职守,与朋友同事交往言而有信,再扩而大之到忠于国家民族,此乃爱国主义之源,不可谓不重不大。有爱心能爱人之人,必能爱家乡、爱祖国,"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是有其道德依据的。 如果每个人在家对父母讲孝敬,对兄弟讲友爱。扩展在社会上干工作讲忠于职守,忠于国家,对朋友﹑同事相处讲情义,讲诚信,全社会人人都能真心去做,诚心诚意做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就是一个和谐社会吗?谁能说建设和谐社会不是最大的政治。 目前,有不少专家已经提出:今后世界第一位挑战的不是技术革命,经济发展,而是人的道德问题。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去世后,爱因斯坦在评价她时说:“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的进步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更伟大。”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则学文。”中国人的教育智慧就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厚德才能载物。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智慧和深刻历史教训的教育思想。看过《戈壁母亲》这部电视剧的人都对其中的月季大姐印象非常深刻吧,她虽然只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任何钱财的农村妇女,但是她的做人却显示出她人格品质的伟大,显示出她精神家园的富足,显示出她对自己心灵安顿的那种问心无愧的大境界。做人做事靠的是能够问心无愧的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