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海鸟,被供奉在庙堂。国君每天让宫廷乐队给它演奏庄严肃穆的乐曲,可它听也不听;每天让御膳房给它摆下丰盛的酒席,可它睬也不睬。三天之后,就在郁郁寡欢中死去。国君伤心不已,同时也万分不解:为什么我对它这样好,它一点也不领情呢?这是几千年前庄子给我们讲的一个寓言故事,今天听起来依然发人深思——我们不少家长多么像故事中的国君,而孩子们又多像故事中的海鸟啊!
的确如此,爱不是一厢情愿地给予。如果我们不明白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爱用错了方向,那么,我们给予孩子的就不是爱,而是害。现在,有许许多多的家长,两眼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只巴望着孩子考上名牌大学,以此光宗耀祖。于是,我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心安理得地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于是,在孩子稍有厌学情绪或者抵触情绪时,我们就可以义正词严地斥责他们:“爸爸妈妈做这一切不都是为了你吗?”“你怎么这样不争气呢?”
我们还看到,不少家长替孩子包揽了一切,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家务活也不让沾,唯恐耽误了学习。更有甚者,为了孩子,强逼自己学习孩子的各科课程,企图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做题高手”,再对孩子耳提面命。有的甚至为了孩子而辞职,“全心全力”地陪读、陪学。其实,这样我们很辛苦,也把孩子“爱”得很辛苦、害得很辛苦。因为,我们根本没有顾忌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我们把自己的一厢情愿都强加在孩子身上,我们是在自私而无知地“设计”着孩子的成长轨迹——孩子的自我意识受到严重挤压,天性受到极大摧残,童年的快乐也被无情剥夺,最终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其实,每个孩子的天赋、爱好、特长都不尽相同,我们怎能只用同一把“尺子”量呢?客观地说,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宜考大学的,我们不能把孩子都向这条“独木桥”上推,否则,“落水”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我们。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观念也应有所改变:世界是多元的、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们生活方式也是多元的,高考已经不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选择,也不再是通向幸福之路的唯一途径。所以,在高考面前,已经有不少人选择了“淡定”!的确,高考只不过是一种人生经历,无论结果如何,生活中仍然有多种可以选择的方向,它们都可以通向幸福之路。做一个“白领”固然让人羡慕,但是做一个掌握高端技术的“蓝领”,不也是社会所企盼的吗?即便做一个“灰领”,又有什么呢?只要干得有声有色,照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能否让孩子决胜于高考,而在于是否让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发挥自己的特有潜力。
智新超越夏令营小编提示大家:我们要给予孩子的不应是预设好的考大学之路,而是一种阳光的心态,一种拼搏的精神,一种创新的能力,一种良好的习惯。这些东西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这些才是孩子受益无穷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