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旧址位于长洲岛上,这里山峦起伏,四面环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6月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3月改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8年改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因校址在市东郊黄埔的长洲岛上,故通称黄埔军校。 1927年4月,国民党清党,军校性质起了变化。1930年9月军校迁往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黄埔军校旧址部分建筑物作了维修复原。1962年,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埔军校旧址几经沧桑,原有建筑环境改变很大,现尚存有: 黄埔军校大门。校门坐南向北,前临珠江,是一座两柱牌坊式建筑,宽4.5米,顶部中间呈三角形,两边柱头为葫芦状,上挂 “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抗日战争时期曾被炸毁。1964年在原址按原貌复原。 孙总理纪念室,俗称“孙中山故居”。位于军校大门西侧,坐北向南偏东,是一幢2层楼房。平面作长方形,每层宽22.5、深15.35米,面积345平方米。原是广东海关黄埔分关旧址。1917年孙中山在南下护法和开办黄埔军校时,曾在此憩宿。嗣后,这里是教职员宿舍。孙中山逝世后,这里改作孙总理纪念室。 孙中山纪念碑。位于孙中山故居南面山岗上。 俱乐部位于孙中山故居西南面,坐西北向东南。平面作长方形,宽74.6、深27.8米,面积2070平方米。室内为剧场式的建筑,东北侧为舞台及后包台,间及西南侧为观众坐位,是军校师生集会和文化娱乐的地方,军校政治部领导的“血花剧社”也设于此。其西侧设有游泳池两座,供学生练习游泳。 东江阵亡烈士墓。在军校西南面。 济深公园:1928年11月始建,以副校长李济深名字命名,林茂不减当年,大门两旁门柱遗迹犹在,仍可依稀追寻昔日风采。 北伐纪念碑:是1929年为纪念北伐牺牲的烈士而建,有军校代校务何遂撰写的碑文“平冈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浣浣;屹立丰碑以万世,将以垂纪于无穷”。碑的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纪念碑”,碑座的东、西、北面刻有北伐阵亡的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等355位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1984年多次维修,恢复了原貌。 黄埔公园:建于光绪年间,大门挂有两广总督岑春煊写的“黄埔公园”牌匾。1926年改建成为中正公园,旧貌犹在。 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台:1884年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倡建,是长洲要塞的组成部分,白鹤岗炮台在长洲炮台中规模最大、是司令的指挥台。 黄埔军校史迹丰富,山水相隔,已初步重现划昔日风姿,是游览的好去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