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子文化的发展

孔子礼仪夏令营 | 2015-04-14
摘要: 如果说新中国改革开放,使绝大多数中华女儿摆脱了经济上的贫困。那么中华坤学、女子国学和坤家学派的志愿惠及服务活动,则为中华女儿摆脱文化上的贫困,提供了有益的助人自助式的帮助。

    “女子”一词,早在西周时代就出现了。《诗经·鄘风·载驰》篇曰:“女子善怀,亦各有行。”此篇所说的“女子”是泛指,不分年龄段。后来,“女子”一词在泛指时,也和“女儿”一词同义,在特指时,是“处女”的意思,即未嫁者。而已嫁女,称之为“妇”。
    在中国,“中华女子文化”思想概念,发轫于温信子。温信子于2014年11月16日,撰写了《中华女子文化论》。此文叙述了该思想概念的形成过程,并界定了该概念的第一个定义,即:中华女子文化(简称“女子文化”),是人们践行坤道智慧,惠及女子人生、女子惠及己及他人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2015暑假孔子礼仪文化学校路线选择>>>
    “中华女子文化”(女子文化)的思想概念,虽然出自温信子,然而其产生和发展的源头,却远在伏羲时代,其标志是先天八卦图,距离今天约有一万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中华女子文化”,目前我们只能从《周易》的卦辞中找到其踪迹。
    “三从四德”、“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出现,标志着中华女学和妇学的基本形成。而这些观点主要是沿着儒家的思想变化,随之演变而来的。
    “中华女子文化”从西周到民国初期,经过了三千多年的演变,到民间普遍推崇缠足,致使其畸形化登峰造极。五四运动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百年间,“中华女子文化”逐渐得到了新生,然而却又不乏西化的危险。
    “中华女子文化”,历来是一种以含蓄委婉为主要特征的文化,而西方文化则大大相反。倘若西化,就会使“中华女子文化”逐渐失去民族的特色魅力。
    站在中华的国度,崇拜西方世界的文化,这是不少炎黄子孙已经成行的新奇之旅。然而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想,来自宗教。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来自诸子百家。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由于各种原因,大都没有很好地继承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甚至一谈起中华文化,还没有西方人懂得多,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事情啊!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国学界逐渐复活,针对诸子百家的研究,被广泛开展起来。然而,就国学界而言,重乾道而轻坤道的现象,依然延续着几千年以来的中华文化史。人们无论男女,都在争研乾道,很少有人去系统研究和承传坤道。
    近些年,一些人逐渐发现办女学班、女德班,是办国学班的一个新途径,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本有的知识办了起来,结果有不少办班者思想不对头,传播了不少过时了的和本来就是错误的糟粕,被新闻界曝了光。
    就在一些人怀着各种目的去办女学班、女德班,却又迟迟不去下系统研究的工夫,苦于奇缺教材的时候,北京的温信子却先人一步,搞起了坤道文化学养的系统研究。经过五六年的查阅精读古籍,进行系统发掘、整理、研究和创作,温信子已经带头创建了“四学”、“一个文化领域”,创立了中华坤家学派。
    “四学”,即现代女学、现代妇学、坤道智慧学、中华坤学。“一个文化领域”,即中华女子国学。2015暑假孔子礼仪文化学校路线选择>>>
    经过系统研究和归纳,温信子将女学、妇学、坤道智慧学作为中华坤学的三大组成部分,并有现代和古代之分。中华坤学、坤家和女子国学的关系是:
    中华女子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文化领域,以坤学为核心学科,以坤家学派的基本思想为学术代表,从而自然形成中华儿女研修坤道智慧的学养体系。这个体系,可以称为“中华女子国学学养体系”,也可以称为“中华坤家学派思想文化体系”。温信子为创建和完善这个体系,研创了一百万字以上的文字材料和系统化的教材。体系完整,创研精准,创意新奇,布局合理。
    应当说,温信子的这些创研志愿活动,使古老的中华女学和妇学,在推陈出新之后,有了新的生命起点。而中华坤学、女子国学和坤家学派的面世,无疑成为中华坤道智慧承传惠及家庭和社会的活动中,令人耳目一新的三部曲。
    前不久,温信子为了更好地开展坤学发掘研究志愿工作,特意组建了“中华坤学助人自助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虽然还在继续招募中,然而其宗旨和前进方向,却彰显了由温信子带头开拓的中华女子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5暑假孔子礼仪文化学校路线选择>>>

上一篇:少儿国学夏令营让孩子了解国学的意义

下一篇:孔子礼仪文化学校简介说明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
首页
课程分类
咨询
免费电话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