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襄子智取智氏的精彩故事

孔子礼仪夏令营 | 2015-01-27
摘要:通过这个故事很值得孩子们学习,赵襄子为了保护别人而做出的勇气。

 春秋末期,晋国的实权掌握在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卿的手中。晋出公十七午(公元前458年),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因为争权不成,狼狈逃走。

  晋国大权逐渐落在智氏智瑶的手中,人们尊称他为智伯。智伯联合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了范氏等人的领地。
  晋出公不甘心做名存实亡的君主,就借此机会率军讨伐智氏等四卿。然而,天不遂人愿,晋出公在战场上寡不敌众,兵败身亡。
  晋出公死后,晋敬公继位。不幸的是,晋敬公也是个傀儡君主,晋国的政令大权全部掌握在智伯的手中。然而,智伯的野心远不及此,他还计划先消灭韩、赵、魏,然后再正式取代晋敬公,自己做一国之君。
  公元前403年,智伯采纳了谋士稀疵的计策,以晋敬公将出兵伐越为由,令韩、赵、魏交出部分领地,如违令,就奉晋敬公之命讨伐。
  韩、魏虽然对智伯不满,但权衡再三后,觉得自己不是智伯的对手,只得忍痛割地。而赵襄子本来与智伯有仇,就坚持不给地。
  智伯闻讯后大怒,立即率智、韩、魏三家兵马杀奔赵国。
  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率部来到他父亲赵鞅的辖地晋阳。赵鞅因平日里待百姓宽厚,深受拥戴。当智伯的大军兵临晋阳城下时,城里军民拼死抵抗,相持不下。
  智伯就下令放水灌城。汹涌的河水奔腾而来,很快水就距离城墙顶仅仅五六尺,城内也灌进了不少水。
  然而,城中军民无一人动摇逃跑,就连妇孺老幼都同赵襄子一起,坚守自己的家园。
  一天,智伯、魏桓子和韩康子一起驾车察看水情。韩魏两人互相看看,心照不宣:赵亡,韩、魏也就不保了。得意的智伯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但稀疵却心下了然。
  回到帐内后,稀疵立即跟智伯说:“韩、魏一定反叛!”看着智伯不相信的样子,他解释道:“您胁迫韩、魏出兵攻赵,现在得到赵城池指日可待。眼见三家即将平分赵地,而他二人不但不高兴,反而忧愁,难道不说明他们意欲反叛吗?他们是怕赵亡后,灾难就降到自己头上了!”
  第二天,智伯将这些话告诉了韩、魏二人。这二人心中大惊,但表面上却故作镇静,忙表自己忠诚的决心。原本也有些怀疑的智伯也就不在意了。
  他二人告辞后,走出大帐才擦去头上的冷汗。正巧这时稀疵进帐,碰到了他们。稀疵进帐后,直接问智伯:“主上,您怎可将我所说的话告诉韩、魏二人呢?”智伯很奇怪,说:“你怎么知道的?”稀疵回答说:“我刚进门,碰见他们,他们二人都拿眼睛狠狠地瞪我,匆匆离开了。”智伯还是不相信。
  稀疵见智伯又贪又愚,还骄横无比,今后难免有杀身之祸,便借故请求出使到齐国去了。
  赵襄子坐镇孤城,粮草将尽,心中着实忧虑。他召来谋士张孟谈商议对策。张孟谈说:“据我所知,韩、魏随智氏伐赵并非本意,不过是被智氏驱使。他们应该也知道,赵亡后,自己必将与我国同一下场。所以,依我之见,我们不妨用‘偷梁换柱’之计。”
  张孟谈把自己的想法说完后,赵襄子不由得拍案叫绝。于是,赵襄子即刻派张孟谈趁着夜色只身出城,前去面见韩、魏二人。
  张孟谈见到韩、魏二人后,说:“韩、赵、魏三国,好比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赵亡了,二位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如今,晋阳陷落只是早晚的问题。一旦赵亡,韩、魏必将被智氏灭掉。与其这样,不如早做打算。”
  韩、魏二人在张孟谈的劝说下,终于认清了前途,三家定下共反智氏的秘密盟约。
  两天之后,赵襄子的兵士们掘开了水堤,大水顿时冲向智军营地。智军毫无防范,惊慌失措,大部分都被大水吞没了。
  韩、魏此时则按原计划自左右杀来,赵襄子从后面追杀过来。三路大军杀得智军死伤遍地。最后智伯被杀,智氏宗族也因此全部被灭。
     国学夏令营认为赵襄子采用了张孟谈的“偷梁换柱”之计,杀了骄纵轻敌的智伯,灭了势力强大的智族,保全了自己的土地和百姓。
 

上一篇:宁静致远出自什么典故呢?

下一篇:青少年国学夏令营让孩子重视礼节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
首页
课程分类
咨询
免费电话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