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外交”搭建文明交流新平台

开心夏令营 | 2014-12-10 20:53:04
摘要:一个月前,浦江两岸火树银花的烟火拉开了上海世博会的帷幕。一个月中,多姿多彩的世博园不仅吸引800多万各国游客前来参观,更见证中国“世博外交”谱写出同畅友谊合作、共建和谐世界的华彩乐章。  浦江迎宾 政要云集  5月
一个月前,浦江两岸火树银花的烟火拉开了上海世博会的帷幕。一个月中,多姿多彩的世博园不仅吸引800多万各国游客前来参观,更见证中国“世博外交”谱写出同畅友谊合作、共建和谐世界的华彩乐章。

  浦江迎宾 政要云集

  5月30日上午,一位身着印度传统纱丽的女士来到上海世博会印度馆,一抬头,发现花草铺就的绿色穹顶竟然无一梁一柱。

  得知这个半径达37米的巨型穹顶建筑,采用的是印度传统建筑技法,并在“中国竹乡”浙江安吉加工制作,她感叹道:“这不仅是印度传统文化和科技的生动体现,更见证了印中两国的相互合作。”

  这位年逾古稀的女士就是印度总统帕蒂尔。她不仅是十年来首位访华的印度总统,也是上海世博会开幕一个月来迎接的第21位外国元首。

  世博会,曾让中国人期盼了一个世纪。如今,浦江两岸,矗立起气势恢宏的世博园。鲜红的“东方之冠”像一枚民族之印,重重地盖在201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

  从遥远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毗邻而居的亚洲邻邦,从热情如火的非洲大陆到风情多彩的南美辽阔草原,各国政要纷至沓来。

  4月下旬以来,上海世博园成为访华外国高级代表团的“必到之地”。据不完全统计,开幕一个月以来,世博会已接待来自世界各国近百位外国政要和前政要,其中开幕式就有40多位贵宾莅临出席。

 仅从接待外国贵宾人数而言,上海世博会将开创中国外交史上各国嘉宾密集访华的新纪录。在184天的展期中,不仅开闭幕式上政要云集,还有159个国家馆日,30个国际组织荣誉日,1个高峰论坛,6个主题论坛和系列公众论坛也将迎来数以百计的外国贵客。

  正如外交部部长杨洁篪所说,“世博外交”是今年中国外交的重点之一。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科技、人文领域的盛会,而且是一个外交盛会,是中国向世界、向各国人民学习的好机会。

  中国魅力 近悦远来

  5月23日,在世博会中国民企联合馆,一幅被誉为中国民企最真实“心电图”的电子地图,吸引到访的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足足观看了5分钟。

  “只要一个城市有企业发出订单,寻求货物,电子地图中的地球就会立即转动,实时指向这一城市。”中国民企联合馆馆长孙军说。就在他介绍情况那一刻,全球240多个城市的第1158万位海外买家正在网络上发布订单,实时体现了中国经济的真实“心跳”。

  正是这“心跳”展示的勃勃生机与无限机遇,让众多海外参展方不愿意缺席上海世博会。

  5月22日,在世博会美国馆举办的晚宴上,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引用南宋诗人陆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感叹美国馆筹建之路的峰回路转。原来,由于企业赞助不到位,美国已几次缺席世博会,国际金融危机更让筹资成为问题。在克林顿国务卿推动下,赞助商名单越拉越长,美国搭上了上海世博会“末班车”。

  美国的情况并非个案。影响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不少国家在参与上海世博会的过程中遇到种种挑战。但是,中国与日俱增的影响力和高速发展的经济,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以世博的名义来到上海。而中国2006年3月22日向国际社会正式发出参展邀请后,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外交努力。

  世博会是属于全世界的舞台,应当让尽可能多的国家相聚世博会,这成为中国“世博外交”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

  事实上,早在申办过程中,中国就承诺申博成功后,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1亿美元的参博资助资金。

  “这1亿美元,是上海世博局成立后收到的第一笔办博款。”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说。据统计,中国为非洲、中南美、加勒比共同体等8个联合馆的每个参展国家平均提供65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并视情况进行了调整,比如为遭受地震的海地追加了22.5万美元。

  在参加上海世博会的49个非洲国家中,一部分国家从来没有或多年没有参与过世博会。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非洲联合馆成为历届世博会参展国家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非洲馆。

  ――本次世博会也成为各国重拾信心、寻找机会的舞台。

  无论是国际金融风暴席卷过后国家接近破产的冰岛,还是遭遇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还有年初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的海地、智利,都信守承诺,如期亮相东海之滨。

  “我们绝不能在这场国际盛事中缺席……上海世博会将积极促进希腊和中国关系,希腊商人也将在这里发现新的商机。”希腊副总理潘加洛斯率团参观上海世博会时说。

  周汉民说,此次共有21个尚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参展上海世博会。据了解,邀请未建交国参展上海世博会,是通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这些国家的常驻联合国代表发出使团照会方式进行的。

  在国际展览局和中外方共同努力下,最终共有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亮相上海世博会,创造了世博会新的历史。

  面对如此广泛而多元的参展方,周汉民说:“这是多种文明、多元文化的精彩对话。举办上海世博会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公共外交 声势浩大

  5月27日,世博会挪威馆设计团队的十多位年轻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享受着午后温暖的阳光。德国籍设计师莫里斯・格罗巴说,“这次我们是专程来上海欣赏我们的作品。”

  他们来自挪威一家设计公司,成员构成俨然是个“小联合国”――挪威人、西班牙人、德国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瑞典人、中国人,合作伙伴还有上海当地一家公司。格罗巴说,他6个月里5次来华,和中国同行共事,感受到中国人的专业高效和热情友善。

  的确,上海世博会已为中国和外国民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也成为中国面向全世界的“公共外交”新舞台。

  在过去一个月里,世界各地约800万名游客来到上海世博园。浦江两岸每天都在密集上演着丰富多彩的外交活动――一次外国展馆里的文艺演出,一次与外国人的交流对话,一部播放的外国影片,都为中国“公共外交”大厦添加着一砖一瓦,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多少记忆在这里被唤起,多少友情在这里续写――

  上海的虹口区曾是昔日犹太人的聚居地。5月6日,当以色列“国宝级”男高音歌唱家大卫・迪欧来世博会放歌,上百名虹口区市民赶到现场,挥着中以两国国旗,一同用英语歌唱:“爱的时间到来了,到来了。”

  在场的以色列财政部长施泰尼茨动情地说:“上海人在二战期间搭救了逾3万犹太人,使之躲过劫难。我们将永远铭记!”

  多少信息在这里交流,多少理解在这里加深――

  22岁的丹妮拉・埃斯科巴家乡在地处西半球的哥斯达黎加。2007年中哥建交后,她获得了来华留学的机会,上海世博会让她一口流利的中文有了用武之地。

  “很多来我们馆参观的中国游客,都不知道哥斯达黎加在地球哪个角落,我要把中南美洲孕育的文明介绍给他们。”埃斯科巴一边回答提问,一边给游客端上现场制作的香浓咖啡。

上一篇:国内首辆房车型爱心献血车发车上海服务世博

下一篇:秦陵一号铜车马在世博中国馆展出 号称"世界青铜之冠"

热门推荐
全国咨询热线:400-688-0688